
談談這幾天的學習
在回桃園的火車上,想談談這幾天的學習。
我還記得,第一次以逗點的名義,與夥伴們參加臺北國際書展的時時刻刻。那時所有的書再怎麼裝,不過一個行李箱就可以搞定了,誰會知道,現在每一次參加大型策展,是以十箱的量為基本款呢?
去年之前,所有的參展經驗都已經熟稔,只要前期籌備工作搞定,基本上,書放著就可以自動賣出去了。直到疫情來襲,打亂所有的know-how,先是讓書展停辦兩年,然後我們決定把公民書區搬出來,放在松菸五號倉庫舉辦。
這才發現,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對,那便是十年前第一次舉辦「讀字去旅行」特展的心情。只不過,那時候只需要顧好六個不到二十坪的格子,而如今場地超過三百坪。
所有東西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從頭學習:展區規劃、動線、人流、宣傳、場地等所有緊急應變,再加上疫情期間的量體溫噴酒精,每一項都讓我覺得好可怕。
想想,雖然我也算主辦方核心之一,但我的神隊友們真的太強,讓我不用直面太多事情,如果這一切是我自己來,我一定會逃跑的吧。
剛才,終於可以好好和朋友坐著吃上一頓晚餐,聊一點跟工作無關的話題,覺得稍微活過來了一點。這才發現,我的喉嚨超痛。對,這幾天說話的量,大概破了記錄。從在櫃檯協助客服,到記者專訪與其他會晤,嘴巴真的沒有停過,實在是有一點可怕啊啊啊 。
策展期間,每到七點,夥伴們便緊張起來,想知道是否達到預定的業績目標。想想,真的好久不曾有過這樣的危機意識。但回頭看著為數字而興奮拍手的夥伴們,只能衷心感謝。
雖然很厭惡這一場疫情,但是我從中獲得了諸多學習。我相信,經過這一次讀字公民書展的策展經驗,我們有機會再次進化,在這個疲憊的出版業重新找到新的模式,終究成功。
我是陳夏民,閱讀,沒有句點,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