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雲端閱讀計畫:現代人的戀愛課》你說,人一定要談戀愛嗎?──朱家安X劉文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的「雲端閱讀計畫2023:現代人的戀愛課」,繼前兩場的告白追求與相處後,迎來講座壓軸場,直接追問戀愛學是否是現代人必修課──打開串流看影片,打開手機滑社群媒體app,奇怪,好像每個人都在談戀愛!可是,我難道非得談戀愛嗎?朱家安邀請酷兒研究學者劉文前來分享,是什麼讓我們覺得非得戀愛不可?我們真的塞得進理想的戀愛框架嗎?當戀愛作為一種選擇,我們可以不選嗎?
▉新的戀愛模式長出來
劉文先從戀愛的定義開始說起:「比如心理學家會說有親密感、性和承諾。那我自己的話會說,戀愛是一種願意讓自己失控的感覺。愛最初始的狀態,是依戀和照顧,如同嬰兒回歸於母體,在成長期個人化還未發展得很完全,人與人界線十分的模糊。意思是,愛上一個人,無法明確地分別自己跟對象的界線,充滿焦慮、不安,非常想要讓個體的需求被讓對方知曉,想要跟對方融合一體。」
他隨後表示,進入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發達,除導致經濟模式改變,也改變了人們對戀愛的想像。「每一個體化都必須進入市場,變成商品,販賣自己的勞力。而自由戀愛取代了過去農業社會中由家庭婚配的模式。當代社會把自己以及對象商品化,雖然增加了『自由選擇』的幻想,戀愛也幾乎跟消費行為綁在一起,包含勞動、休閒時間的問題。比如特定節日,只有自己一個人過,就不是成功的狀態。某個程度來說,這是資本市場所營造的人可以自由選擇的假象。」
朱家安補充:「如果從失控、人際界線模糊的觀點來看,我們回到第一場講座蔡宜文說過的通靈需求,也就是希望對方在我不開口的狀態就了解我的需求,這確實是一種期待心靈界線破除的關係。現代文化為戀愛帶來新的元素,那可能是一百年前沒有的,比如準備談戀愛或正在戀愛的活動,往往涉及消費、經濟活動,因為想要有個伴侶,所以拚命減肥,或者IG上放著最美的個人照片,所以醫美、健康食品、健身館等就成為追求特定體態社會壓力下的解決方案。」
劉文復又舉例,星座節目、Youtube節目等,常見教人祈求姻緣的步驟,其中有列對象條件的清單,越明確越好,舉凡長相、家世背景、經濟等。「而最具被商品化感的是交友APP,把一個全貌的人簡化為外型、身高等等單純商品化指標,這樣的完全數位化,除了把人變得扁平化,無法認識一個人的完整性外,且含括階級、性別、種族的意識形態,如在美國的交友APP,非裔女性和亞裔男性是裡面最不受歡迎的族群。」劉文說。
朱家安提及阿道斯‧赫胥黎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逗點文創結社)處理了在既定社會體制下,人的需求、價值觀會受到何種巨大的改變,「喜歡是一件很複雜的事,但交友軟體透過標籤、條件,把人的樣貌簡化,但這樣的戀愛真的是我們自己選擇和決定的嗎?後面是不是隱藏著主流社會價值觀餵養給我們的價值判斷?而不管是標籤化條件或約會、交往套裝既定腳本,基本上都是消費行為,無疑是當代戀愛與資本主義最密合的呈現。」
伴隨社群、交友軟體的發達,同時也就開始有人間蒸發的風氣,亦即約了一、兩次會、甚至上床做愛後,對象就憑空消失了。劉文講述:「現代人際網絡是分散的。傳統社會裡,認識人是連他身邊的人都會認識到。但如今人的生活圈是片段化的、數位的方式認識,所以消失是輕而易舉的,根本無從找起。另外,年輕世代更害怕且拒絕給予承諾,不願意真正的開啟、結束關係。這可能是由於對人有承諾,如今已經轉向負面的價值,因為這樣你就被綁定了,彷彿要從市場的商品櫃下架。」
「現代更年輕的人應該覺得承諾有點老派吧。而每過一段時間,經常性地更換伴侶,在社會上好像顯得比較有價值,是一種性別成就。但這樣的關係是一條蛛絲連在身上,蒸發了就找不到人,根本沒有線索,這就是剛剛讀者說的斷崖式分手吧。但從另外一面來看,年輕人藉由社群、軟體等,多了可以跟人際圈以外人交往的選項,顯然新的戀愛模式長出來了。」朱家安說。
劉文說:「資本主義社會鼓勵被當作特殊人物的渴求,而這樣的感覺很難從友誼獲取,所以才有戀愛被特殊化的現象。但人生裡有其他很多的關係,比如親情、友情等等,不一定非得要靠戀愛。畢竟,戀愛的感覺是短暫的。」
▉性別是流動的,人性也是流動的
朱家安表示,人到了一定年齡後,在想像中的完美人生,常包含談戀愛,也會設定好對象、壞對象,其中好的戀人樣貌,可能會涉及學歷、品味等等,而品味大多與商品綁定,比如用什麼香水、到什麼餐廳吃飯、看怎麼樣的藝術展覽等等,「很多人列對象的條件,其實與社會階級有關,擇偶條件受到商品化、市場、和資本主義的影響。但並不是這樣就有什麼不對,重要的是去了解自己為何這樣選。」
朴相映《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潮浪文化)是劉文想要推薦的一本書:「裡面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是,『我們約會的路線隨著中產階級化的潮流而變化。』當主角重回曼谷,進入年輕時無法進入的高級酒店,而且也認識了品味、條件很不錯的新男性,但男主角卻明白到自己沒有當初愛的感覺了,那些消費與商品畢竟不等於愛的本身。我們再進一步想,戀愛就一定會讓你快樂嗎?偉大的作品往往是處理失戀和戀愛中的痛苦。」
旋即,劉文解析了無性戀:「單偶的、婚姻價值的、兩個家族契合,以及生殖的未來性,都宰制了人生進程的想像,變得太過公式化。既定愛情模式,某個部分是起因於財產繼承、私有化必須依靠婚姻,但如果把私有化、生小孩拿走,打破了戀愛─婚姻─生殖連續體,就沒有一定得這麼走。無性戀是給愛情常規化社會的批判,解構了過度重視愛情至高無上的追求,他們更願意面對關係的本質,先跟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再去發展友情、親情與愛情。」
「無性戀這事情很有啟發性,有些人確實不需要性與愛。中世紀的人,很難相信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卻不相信上帝,但無神論者是存在的;現在的人也許不能相信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卻沒有談戀愛,甚至絲毫不渴望愛情,可是無性戀者是存在的。無性戀提醒了我們,如果渴望戀愛是因為對幸福感有所渴望,而無性戀者可以不靠戀愛就得到幸福感,那麼去除戀愛又有什麼關係呢?」朱家安說。
緊接著,劉文推薦莎莉‧魯尼的《聊天紀錄》(時報出版):「裡面用了書信體,如電子郵件、簡訊等。我覺得最有趣的反思是,女主角想著她迷戀那個藝術家男性是因為本人,還是他的社會階級,抑或是因為他有一個迷人的作家太太?你愛上的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他後面所象徵的事物、社會地位?我想,愛情或關係是無盡的自我辯證和溝通,藉此更了解自己。」
以及潔西卡‧芬恩《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創傷理論,與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麥田出版),「傳統單偶關係是從佔有慾裡得到安全感,以確保對象不會跑走。可是多重伴侶關係打碎這樣的狀態,開啟了不同關係樣貌的想像。而在非典型戀愛關係中建立安全感,找到健康的依附關係,適當表達不安、忌妒和要求,可否誠實地了解自己的需求、界線,並從實踐中建立信任,是本書的重點。如果說,性別是流動的,那麼人性也是流動的,人性從來不是單一樣貌。如何好好開始和好好結束,是現代愛情的重要課題。」劉文解說道。
最後是阿米亞‧斯里尼瓦桑《性的正義:誰決定你的性癖好、性對象?絕非你的自由意志,而是階級、權力,還有A片調教。怎麼從這些桎梏中解放?》(大是文化)。劉文說:「這本書乍看有點硬,但其實在講一件簡單的事,人的慾望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與建構的?1970年代,女性主義者教導人改變自己的慾望,更加喜愛認同女人,我的重點不是說要轉變性別傾向,而是認清慾望的模式是社會建構的,是可以改變的。近年北美、亞洲有『非自願單身』的異性戀男性,認為自己因為長相或種族被戀愛市場淘汰,因此厭女,甚至發生暴力、槍殺事件。可是去看他們的追求對象,往往是愛情食物鏈頂端的女性,如金髮碧眼、身材姣好之類的。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何這樣的慾望會變成主流?如果,我們能夠有更多無排他性的戀愛,是不是整體戀愛世界就會走向更自由、平等的關係?」
朱家安總結道:「婚姻是愛情完滿的結局嗎?在當代各種戀愛關係、模式裡,並非如此。關係結束、離婚等被視為人生的失敗,但其實情侶夫妻成功地分開,不也可以解讀成一件正確、成功的事嗎?劉文所提供的酷兒視角,協助我們看到更多可能性。如果我們只用社會常見的標籤去判斷對象,心中的真正渴望永遠都不會發現,因為我們的眼光、注意力都沒有投射到對的地方。社會鼓勵關注更多社會化、主流的標籤,也會離我們原始的需求越遠。所以,就保持開放的心胸,回到原初點,去接受戀愛有多種樣態,理解更多觀念,持續成長、自我探索,變為更好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