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我活在『可能性』之中。」——《成為企劃人》作者李惠貞談《做書的人》

一直覺得訪談書要寫得好並不容易,需要訪談者與受訪者有相同的投入,重點才不會在鋪陳和贅述中被稀釋。《做書的人》因此令我驚喜,先不提原本就對這個主題非常感興趣,以一本訪談書來說,我覺得它既有深度,敍述又很輕巧,理解的功夫也很到位。作者兼譯者訪問出直入核心的內容,夏民的編輯和企劃更是一如既往地精準及有趣。

我想我跟夏民有一樣的好奇,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出版人/編輯/書店如何在現今環境下生存——或更甚者,不只是生存,而是仍願投注一生、或至少在當下快樂地享受著。這十間韓國出版社使我看到十種思考方式,未必能說這就是前景,但卻是十種對時代的回應;對時代的回應,同時也是生命的回應。

印象最深刻的是「春日警鈴」的網頁設計,一本書就是一張牌卡,牌卡上的提示就是書的分類線索,提示語可以選擇「第一句話」、「最後一句話」、「主題/關鍵字」、或是「各種疑問。這種有趣的互動,我覺得是網路時代最有意思的功能,把這些巧思及創意用在各種與讀者接觸的界面上,也許是出版社可以多花點心思的地方。畢竟現在已不是把書做出來即可的年代,如何讓書和讀者相遇、以及相遇的方式,也可以是「設計」的一部分。

還有獨立刊物《概念誌》,每一期主題總是由「你⋯⋯」起頭的問句:「你有想學的外語嗎?」「你睡得好嗎?」「你生命中有心動時刻嗎?」⋯⋯讓人全部都很想讀!雖然我已經沒在做雜誌,但是這種能勾引出閱讀慾望的能力,還是令我非常仰慕,想要儘可能學習。

我一直認為,出版社應該要用和做書一樣的力氣來賣書。所謂賣書並不是指打折或找名人推薦這類每種書都一樣的慣常做法,而是針對每一種書去發展特別的企劃(只要做一件對的事就會有效),延長書的生命週期。為已出版的好書行銷,應該會比不斷去推銷新的書省力。

在這十間出版社當中,並不是每一間都站在我的論點這一邊。仍有不少出版社堅守著「把書做好自然會有讀者」。我想這現象台韓皆然。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非常清楚自己「為何而做」。每間出版社的出書量都不多,但是對每一本書的投入都很深,清楚明白自己發聲的原因。出版社有想講述的話,出版品有明確的主軸。因此,與其說是出版社,我感覺它們更像是定位明確的擴大版的書系。

這件事在二十年前或許沒那麼重要,現今卻可能是存亡的關鍵。當社會上資訊來源有限的時候,閱聽眾只求「有」,然而當供過於求的時候,「為什麼」(要買、要讀)就變得非常重要。誰能在這點上更具有說服力,誰就會凝聚傾聽者。

這點是我從這本書裡得到的最深刻啟發,它也符合我對黃金圈和企劃的理解。也許出版社本身並沒有意識到,「為什麼」(Why)實際上是一間企業非常核心且珍貴的價值。當我們什麼都出、什麼都做,要凝聚品牌價值就會相對困難,社群媒體的經營也會模糊發散(一不小心就流於公佈欄功能)。過去出版社並不需要考慮品牌經營,好書就是招牌,規模就是影響力。可現在隨時隨處充滿訊息/噪音,溝通若不精準,無法抵達任何人、任何地方。

就另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獨立出版的時代。規模沒有絕對優勢,能擅用新工具找到最多潛在讀者,凝聚讀者的信任及喜愛,才是穩固基礎所在。這是第一次,素人/個人能有和大公司一樣的機會。網路打亂了秩序,也提供了契機。

因此我從書裡看到有譯者開的出版社、設計師開的出版社,只要清楚「為何而做」,任何人都能藉由出版發聲。出版不再只是「一種」行業,透過各種獨立出版,出版、出版人、編輯,都擴大了自己的定義。

在「詩冊出版」這篇,訪談者請詩冊出版人、熱愛詩集的專業譯者朴惠蘭,送給逗點文創一句詩句,她引用艾蜜莉.狄金生的詩:「我活在『可能性』之中。」

真喜歡。這也是我對有書的世界最感謝的一句話。原來,它是一首詩。

*《做書的人》,陳雨汝採訪、編輯,廖建華攝影,沈如瑩責任編輯,陳夏民總編輯,小子設計, 逗點文創結社


本文轉載自獨角獸計劃粉專,歡迎點選這邊回原文按讚留言互動。

作者:李惠貞
出版:木馬文化

最新消息

2024高雄讀劇

相關書籍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一樣是做內容的人,一樣是人數「一」起跳的個人工作者,這些韓國同業有什麼工作心法?於是,團隊深入韓國獨立出版人的辦公室、和他們喝咖啡吃燒肉喝馬格利、和他們搭地鐵爬山擺書展,甚至還坐凹別人工作室的書櫃……輕鬆有趣的故事、充滿啟發的工作哲學,創意工作者如何運籌帷幄?全都收錄在這裡!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