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吃掉或被吃掉,你選哪一個?——黃立慧作品《黑白棋/桃園RCA版》

《黑白棋》是藝術家黃立慧2016年在臺中忠信市場的作品,探討忠信市場所面臨的商業、文創的議題,本展也曾轉至臺北當代藝術館「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展出。這是一個持續進化、轉變的作品:黃立慧透過《黑白棋》連結各種議題,這次則與工傷協會合作,以臺灣最大的集體工傷事件「RCA案」為主題,在工傷協會桃園工作站,展出「黑白棋/桃園RCA版」。

以藝術手法重建RCA現場

走進展場,一個偌大的棋盤安置在展場正中央,曾在RCA工作過的工人下黑棋,一般群眾下白棋。下完棋後,藝術家會用黑筆將工人們的身影描在牆上,並寫上這位工人現在距離RCA地下水污染區多遠,以前在RCA做什麼工作,之後藝術家也用白線留下操作白棋的一般觀眾身影,寫上他們從哪裡來,距RCA污染區多遠。之後如果留下的黑棋多,黑的一方便獲勝,操作黑棋的RCA工人就可以用酒精(彷彿有機溶劑清潔劑)擦掉黑線框內的身影。

繪製身影的牆面是雙層的,第一層是RCA廠址目前的樣子,荒地一片。第二層圖像則是RCA工廠過去的模樣。擦去第一層牆面上人形的內裡(也就是RCA現在的樣子)後,在人形線框中露出的,彷彿就是工人們過往回憶的重現,而用有機溶劑擦拭的這個動作,也呼應了工人們在工場的動作和所受到的傷害。有趣的是,在整個牆的色調設計上,相較於明顯的白線,黑線十分隱晦、不顯眼,所以除非工人的黑子贏,中間被擦掉,否則黑線就會被隱沒在牆之中,而整個參與過程都在網路上公開直播。

用身體感受工傷運動的意圖

黃立慧在大學時受胖老師( 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 啟發,開始學習藝術創作,後來至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藝術創作碩士,主修行為藝術。在她的作品裡,身體一直是重要的,而在RCA板的黑白棋中,黃立慧還開了直播,這個直播除了呼應當時RCA是靠傳播設備聞名(RCA靠武軍事產業起家),以此成為全球知名的通訊科技大場外,觀眾也在作品中成為演員:從踏進黑白棋展場的那一刻開始,觀眾都是被觀看的,而整個作品也需要依靠觀眾身體性的參與才能完成。

除了身體的在場和被觀看外,從下每一步棋開始,參與者的身體經驗也都參照藝術家設定的引導,包括下一個非常大的棋,將對方的棋拿下,替換成自己陣營的棋子。之後,自己的身體被藝術家畫下影子,用有機溶劑擦拭,最後關掉直播,離場。展場只剩下影子,留待下個參與者的影子覆蓋疊合上去。

身體感是《黑白棋/桃園RCA版》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棋盤設定為整個RCA汙染的地區,所以觀眾踏在棋盤上,像被限制在汙染區內。下棋子吃掉別人,或是被別人吃掉,棋盤上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帶來直觀感受。而後,觀眾站直不動讓藝術家描線,到擦掉黑線讓牆面露出RCA過往樣貌的階段,也帶來了更深刻的身體感——擦完人形的動作十分累人,像是真的在做工一樣,擦拭用的酒精,即使隔著手套也能感受到其冰涼。觀眾在觀展時,所必須經歷的身體感,是觀眾和藝術家對話的重要立基。

讓身體參與其中,觀眾將透過整個作品看見RCA勞工(或整個RCA運動)的某種競爭,那是對抗時間的競爭,也是對抗被遺忘的競爭。

在黃立慧制定的規則下,黑白棋被分為兩個陣營的對抗,曾在RCA工作的工人們執黑棋,一般民眾執白棋,而且黃立慧還在黑棋下藏著RCA以前的照片、工作證、剪報等小物,吃掉黑棋,白棋一方會拿到這些RCA小物,彷彿真的把RCA的過去吃掉一樣。直到黑棋獲勝,才可再填回小物,也才可以將現在的樣子擦掉,露出以前的樣子。在這個規則的引導下,下白棋的一方,可能是官員、居民、學生、對RCA完全不了解的民眾,他們將實際感受到這一場黑白棋的遊戲,隱約浮現著RCA工人/運動在對抗著的物事:在體制(規則中),爭取應有的公道,爭取被看見背後的故事;直到現在,這群人依舊和時間拚搏,企圖不被遺忘。 

在場,不只為了見證

在黃立慧的作品中,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藝術家在場。她不僅說明規則、引導觀眾,同時也傾聽參與者的感受,並親自為觀眾描繪人形身影。藝術家化為中介,連結自己的作品和觀眾,如果藝術家不在場,這個作品幾乎無法完成。而在《黑白棋/桃園RCA版》中,在場的還有工傷協會的組織工作者,或是RCA員工關懷協會的幹部,藝術家和組織工作者同時在場,並不是為了說教或單純解說作品。說明規則,是為了讓參與者有機會「說」。

不管是直播、下棋,或留下影子時,黃立慧都鼓勵觀眾訴說參與的想法與感受,讓他們心情有機會被聽到,這與大部分的展覽中,觀眾往往看完後就走的狀況不同。意見的清楚表達,除了有助於觀眾釐清感受,對看直播的觀眾、藝術家,或甚至是工傷組織,都是相互的刺激。也因為這樣的設計,讓《黑白棋/桃園RCA版》不只成為觀眾和創作者的中介,也成為觀眾和RCA運動的中介。

不過,對RCA關懷協會的組織工作者而言,《黑白棋/桃園RCA版》的規則有點尷尬。他們不是RCA的員工,而是幫忙RCA把這些物件留下、整理出來的人,也因此「白棋吃掉黑棋(RCA工人們)」的這種詮釋,似乎無法精準套用在他們身上。這些RCA的回憶並不在他們身上,而他們也與藝術家不同,無法單純扮演中介身分。在目前的規則下,似乎沒有一個位罝,能夠安置這樣的疑問與尷尬,但或許這也反應了某些真實。不過,再回到這個作品,終究是因為幹部和組織工作者找來這麼多RCA工人,才讓黑棋有勝的可能。

 RCA運動的藝文轉進

對工傷協會和RCA員工關懷協會來說,《黑白棋/桃園RCA版》提供了運動的動能。工傷協會幫忙RCA員工關懷協會組織,至今已有19年,如何讓這個運動不局限於受害者維權,而能引導社會與文化思考上的改變,一直是雙方努力的目標。

先前所推出的「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RCA文物展」,都是文化行動。卸下了堅硬的抗爭面貌,RCA關懷運動以柔軟兼具包容性的藝文活動出發,吸引更多一般民眾了解事件本身,讓他們在感同身受之後,願意踏出一步為受害者維權,同時思考:我們現在的生活與當時真的不同嗎?是不是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生活與勞動樣貌的可能?對在乎社會運動與公平的藝文工作者而言,如此思考也是重要的。一個作品要如何與民眾、社會連結並發生關係,其背後有著眾多必須克服的思考障礙,這些都是無法逃避的。

未來,工傷協會和RCA員工關懷協會希望推動原址興建RCA勞工博物館,但這個博物館需要收藏的是什麼?至少不會希望真的只是「懷舊」的博物館,工傷協會組織工作者劉念雲這麼說。但是RCA運動如何從一開始的維權目標,持續朝著文化影響的面向推廣,再到工傷博物館建立之後的功能,都需要更具體的說明。

與所有社會維權運動相同,RCA運動面對的最大敵人不是政府或結構,而是時間。時間持續往前,當過往的工傷受害者與相關人士如棋子般被時間洪流吞噬,當連RCA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代,慢慢成為了社會中堅分子,RCA運動的社會連結及推進模式,都將面臨重大考驗;幸好,黃立慧的《黑白棋/桃園RCA版》提出了某種可能和開始。

「黑白棋/桃園RCA版:黃立慧個展」
展期:2018.03.31-04.29(已結束)
地點:工傷協會桃園工作站(桃園市上海路17號1樓)

文字/林岳德(只是光影桃園藝文小地方活動策劃)
照片/只是光影

相關書本: 
最新消息

工作排毒

相關書籍

光上黑山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