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獎設計師小子,攝於讀字書店。

我想做的不是經典,是可以被傳遞的概念。——小子談鄭南榕基金會三書設計

小子是八零年代出生的孩子,如今正值壯年;「三十而立」的階段,最大的功課是回顧整理成長的痛楚與喜悅,洗鍊成自己的模樣。而鄭南榕所發起、倡議的諸多大型台灣民主運動,也陸續走進三十週年,但台灣(人)立起來了嗎?

鄭南榕基金從2016年開始,與逗點文創結社合作出版《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三書,是對過往經驗的收藏,也為台灣開啟下一輪的成長進程,操刀設計的正好就是小子。

這三本書的形制風格俐落乾脆,書封外不加書衣,小子說這次設計的概念是希望把書中正在醞釀的概念,藉由讀者的傳遞而完成。所以設計的大方向上捨棄陳列在書架上發著光芒的典重氣氛,而是營造出在公開的地方就隨意翻閱、流傳的機動性。「有時候一本書傳久了書衣不知道怎樣就不見了,不如直接以書封示人」,小子說。

《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是系列的第一本,「那時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直到看到基金會給我的照片。」幾個人排成一列走上街頭,綠色的布條寫著白色的字,那張五一九運動的照片成為這本書封設計的靈感。黑色的書封飄著綠底白字,「我先寫好字,再讓它們呈現風動的感覺,黑色的部分象徵柏油,像是當年他們背著旗幟走上街頭的景象。」 

與第一本走上街頭不同,《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是紀念碑,銘刻那段歷史裡頭碎片般的記憶,小子從書報雜誌中裁剪元素,讓書封呈現強烈的拼貼敘事,「而且我把筆劃拆開來,找適合的構造去組合那些字,再從中埋藏二二八的字樣。」字樣以金屬色澤印刷,「拼貼的效果不能用太鮮豔的顏色,不然會像是偵探小說裡面的恐嚇信。」 

《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是系列著作的最後一本,書名出自鄭南榕自己的話——「坐船心態與深耕心態,這裡不是一條船,這裡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土地。」書名以黃綠二色為基調,像是地圖中的等高線圖,文字就像從紙張的平面拔起高度,彷彿台灣土地的形象。在製作的方法上,小子利用油彩的厚度以及印刷工法讓字浮起,「像是命運的巧合吧,人家常說寫字入木三分,那是陷下去的,像是一個坑洞,但我想讓文字就像台灣這座島嶼一樣,它們底下都有東西,不是漂浮不定的。」書封背景裡,那片藍色的大海捲起了白色的浪花,唯有一塊土地穩穩地立在那,它的名字叫做台灣,是我們的國家。

從年紀來看,小子幾乎是與台灣民主運動並肩走過一輩子,因此對他來說,經手這次設計,當他回望歷史,看到的幾乎也是自己的一生。此時此刻,台灣彷彿進步了,但其實身陷複雜的局勢之中,內有轉型正義尚待努力,外有中國勢力節節進逼。時間流逝很快,但許多過去的事情並沒有真正過去,如同鬼魅糾纏著台灣人的心靈。唯有直面歷史探究罪責,同時理清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台灣人才能真正站起來,走向三十歲之後的下一個人生階段。

訪談那天小子一如往昔,穿著花襯衫,前兩顆釦子解開,腳上踩著他基本配備的藍白拖,「我們家長輩都是這樣穿的。」不講可能不知道,「藍白」其實是國民黨黨徽的配色,這雙拖鞋是當初用來洗腦台灣人的政治符號,如今已轉化為鄉土與庶民的生活日常。

說起來,這雙被踩在腳下的藍白拖,或許是最早被落實的翻轉極權的可能。● 

➤攝影:陳夏民
➤編輯:陳夏民
➤場地:讀字書店

 

相關書籍

認識鄭南榕:看見《自由時代》總編輯的十一個面向

「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焚身烈火熄滅後,深化民主、自由的理想並未停滯。鄭南榕的理念和自由時代雜誌社的空間,由大家接棒,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前進。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

由革命出版人鄭南榕所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第一期於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發行,最後一期於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出刊,歷經鄭南榕殉道仍持續出版,五年八個月的時間裡,出版共計三〇二期,不僅創下臺灣出版史上遭國民黨政權查禁次數最多的紀錄,也成為臺灣社會萌發本土意識的深刻推力。

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

有人把台灣當作一塊跳板、反共基地, 甚至是海撈一筆就可以揚長而去的藏寶船, 但對更多人而言, 台灣是家,是國,這裡不是一條船。   「坐船心態與深耕心態, 這裡不是一條船, 這裡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土地。」——鄭南榕   對你來說,台灣是什麼?

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

「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三十週年 暨「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紀念專册 「二二八事件的遺害,沉澱到這個島上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鄭南榕

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

五一九反戒嚴綠色行動,三十週年紀念專冊 「落實對台灣的終極關懷」最關鍵的一步──追求百分百自由!   鄭南榕基金會主編、授權,承繼鄭南榕完整意志的「爭取自由」行動專書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