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助你理解「目前的」自己。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什麼?」、「你最深的恐懼是什麼?」、「你可以盡情浪費的東西是什麼?」、「理想的旅行是什麼樣子?」、「在什麼狀況下你會說謊?」、「你想要怎麼死?」......
你問過自己這些問題嗎?
「普魯斯特問卷」是一組歷史悠久的問題,用以確認個人當下生命的狀態。它的命名與普魯斯特沒有關係,純粹是因為他曾經針對這份問卷,提供了非常驚人的答案。這張問卷的二十多個問題,雖然簡單,但很適合在徬徨時問自己,作為某種前進時的自我調查。
逗點邀請了許多作家填寫這份問卷,並且陸續更新,相信他們的解答,也能提供給你某種生命經驗的參考。當然,歡迎你跟著回答這一組提問,畢竟,也該撥一點時間給自己了。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什麼?」——作家秦佐的普魯斯特問卷
秦佐散文集《擱淺在森林》中,寫有三十封給「親愛的鹿」的書信,雖是寫給當時不得不分開的戀人,但真正溝通的對象其實是自己。「二十歲的我,為了找到生活下去的理由,...
「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作家李筱涵的普魯斯特問卷
李筱涵散文集《貓蕨蔓生掌紋》中的〈樹洞〉,細細緩緩編織了樹洞的意象,從松鼠藏匿食物的穴,到小學時候的祕密基地,蔡素芬小說〈藍屋子〉那一幅繪有通往另一世界的神秘畫作,...
「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全方位創作藝人又仁的普魯斯特問卷
表演創作者又仁,卸下姿態萬千的舞台造型,以幾近赤裸的態度,爬梳內在幽微的心緒,完成《我娘》一書。透過文字,他重返成長過程的各式場景,寫下與開設髮廊的母親、從事警職的父親、...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什麼?」——詩人翰翰的普魯斯特問卷
翰翰詩集《惡露》中的〈涉及濫情但婉拒詆毀〉,第一句話「請讓我填海好嗎」,精準焊接失愛者與精衛的意象,詩名也同時定調了「翰翰式」抒情:無法自控、無法告白的充沛情感,讓人內傷一場,...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詩人李承恩的普魯斯特問卷
李承恩首部詩集《無人劇場》,敘事者以文字重現記憶場景——庇護過我的草地,不斷纏繞的操場,撤空的圖書館,夢的十字路口,長椅有灰鴿群聚的廣場——搭蓋出一座人事已非的(無人)劇場之後...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作家林新惠的普魯斯特問卷
青年小說家林新惠,推出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瑕疵人型》,以VR、Cyborg等近未來的當代科技,建構了符合普世想像的理想生活,並以冷靜筆觸捕捉潛藏其中的純黑夢魘,道盡人類在面對改變時...
「你最不滿意外表的哪個地方?」——紀錄片導演廖建華的普魯斯特問卷
青年導演廖建華,今年三月推出紀錄片《狂飆一夢》,內容描述早年的社運人士,在承受一身「運動傷害」之後,逐漸隱身於人群中,卻仍以無比堅韌的耐性與毅力,直面人生困頓。如同電影所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