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編輯室報告:離我們越來越近的《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一書自出版至今,在臺灣至少有十種以上的譯介版本。這本喬治.歐威爾於一九四八年開始構思創作,於一九四九年正式出版的經典反烏托邦小說,如今已經成為某種教科書等級的獨裁社會範本,並且創造出許多世界通行的標語如「二加二等於五」、「老大哥看著你」,以及「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延續二○二○年出版的《美麗新世界》,逗點出版於二○二四年出版《一九八四》電子書版本,並於一年後推出實體文庫本。在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中,政府用娛樂、享福等方式讓人民停止思考;在《一九八四》中,歐威爾則用監控、酷刑令人們只能以黨允許的方式思考——這兩種宰制群眾的方式,距離台灣人近在咫尺,僅僅相隔一道臺灣海峽。

在當下時空中翻譯《一九八四》也並非易事。新譯本的目的並非與過往的臺灣譯本一較高下,而是要賦予作品在當下時空環境裡閱讀的意義。為此,編輯室與譯者進行了許多努力。例如,在委外校對的過程中,校對者發現譯文中存在些許「中國用語」,像是把「maintained law and order」譯成「維穩」,或是將「block」譯為「小區」,於是建議我們將其修改成符合臺灣語境的詞彙;然而,對照現實的種種局勢,我們認為在《一九八四》裡使用中國用語,具有一種「裡應外合」般的諷刺感,恰恰說明了中國社會的反烏托邦意圖與性質,因此決定保留這樣的譯法。

此外,有些譯詞展現了創新的思考,但也有因故輾轉回到原樣的內容。「double think」在過往的譯本中多翻成「雙想」(雙重思想),在此則譯為「重思」,譯者向編輯室說明,在簡稱上選擇「重」而非「雙」,是希望表達「重疊」的意思;不只是兩種思想並存,而是矛盾的思想疊合在一起,或許更能傳達「double think」的含義。然而像是「真理部」(the Ministry of Truth)的翻譯,譯者原本翻成「真相部」,看起來的確更貼合原意,但經過校對者的考證,過往譯為「真理部」,其實典出真實存在於蘇聯時期的《真理報》(Пра́вда / Pravda / Truth);由此看來,譯為「真理部」反而更符合故事想要傳達的現實指涉。

作為一介凡人,我在編輯此書的後半時痛苦不已,甚至開始想像如果是自己被抓進「一○一號室」,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又有沒有可能挺得過去?現實中,那些被關在新疆、圖博集中營的人們是否也過著同樣的生活?如果有那麼不幸的一天,臺灣人是否也有可能面對同樣的遭遇?

雖說時間上,「一九八四」離我們越來越遠,但在空間上,《一九八四》或許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

相關書籍

一九八四(啾咪文庫本,收錄導讀、插圖)

你永遠都不可能知道此時此刻是否有人正監視著你 「全面監控有什麼不好?我又不會做壞事,怕什麼?」 「活在透明社會,人跟人之間沒有祕密,光明磊落不好嗎?」 「讓黨做決定,就不用浪費時間去選擇,不是很有效率?」 你也這樣想嗎?這表示你很有可能已經被「黨」洗腦了。

動物農莊(啾咪文庫本)

所有動物都自由了,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自由。

美麗新世界

歡迎光臨「非胎生人類」的美麗新世界 青春、性愛、毒品,想要什麼政府都給你! 一路玩到掛,這種生活有什麼不好? 

相關文章

《一九八四》導讀:脈絡中的《一九八四》

台灣社會對經典之作《一九八四》並不陌生。這本政治寓言小說歷久彌新,不因現實中的一九八四年過去而過時,其中所描繪的反烏托邦情節,在當代...

《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創作背景導讀:書寫暴政的人

本名艾瑞克.布萊爾(Eric Blair)的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一九○三年出生於英屬印度的孟加拉管轄區。他的...

《動物農莊》導讀:沒有一本書能夠真正擺脫政治傾向

從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初版序文手稿〈出版的自由〉可以讀到,一九四五年《動物農莊》正式出版前,歐威爾曾向多家出版社投稿,...

《動物農莊》譯後記:我們沒有悲觀的本錢

朋友聽到我在翻譯《動物農莊》時多半會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這本書不是有很多譯本了嗎?不是經典嗎,為什麼要重譯?有必要讀嗎?一開始我不知...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