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楊碧川(左)、分享人鄭竹梅(右)

您在這裡

行動思想家之路》你/我的家族:我們有一樣的歷史嗎?

2019 「行動思想家之路」系列講座
歷史獨白×公民教育×自由哲學×藝文創作
鄭南榕基金邀請重量級的講師,帶領大家深入討論不同議題!

講題│你/我的家族:我們有一樣的歷史嗎?
主持人│楊碧川(台灣歷史運動家)
分享人│鄭竹梅、柏翰、柏廷、三石
時間│5/25(六)14:00 - 16:00
地點│鄭南榕紀念館
紀錄│凃之堯

◾彼此了解是重要的

今天這場座談,是楊碧川老師和鄭竹梅小姐共同策劃,邀請三位基金會的青年志工,談自己的生命經驗。開場時,竹梅請參與座談的人簡單的說幾句話,有的朋友是修了台灣民主歷史的課程,開始對台灣意識的脈絡產生興趣;有的朋友是因為在南北兩地工作經驗、感受到族群間不同的體會;也有朋友是單純想來聽不同層面的聲音、了解大家對於「自由」的渴求和定義是什麼?

◾「我的生命分成『九歲之前』和『九歲之後』」

竹梅首先簡短分享,小時候三人小家庭關係相當緊密,母親是職業婦女、父親是雜誌社的負責人,算是比較自由,能夠一邊帶小孩一邊上班,她和媽媽的生活圈常常是雜誌社附近,甚至有時候,父親安排的家庭活動都是在社會運動的附近,像是1987年5月,父親帶她和母親去孫文紀念館附近的咖啡廳,然後自己出去打B.B.call,後來才發現,當時是五一九示威遊行(笑)。竹梅回憶,父親好像常常是報喜不報憂,像是二二八和平日運動,很多人被打得很慘,但爸爸都不會跟她和媽媽說,她們只是看著他西裝筆挺地去遊行。九歲之後,記憶很模糊,可能是因為也沒有很快樂,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諒解媽媽的選擇(投入政界),但回過頭來看才能理解,或許這樣爸爸的故事比較能夠留下來。竹梅提到,父親過世後,在家一直不太談他,某個程度她更難想像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不能談的情況,楊碧川老師鼓勵她,要持續談論自己的生命故事,因為「記憶」是很重要的。

◾ 「與家人共生相互理解,是我目前還在學的」

柏翰的爺爺在萬華落地深根,他自己也在萬華長大,然而父親從他小時候天天鎖定「2100全民開講」,看的他也覺得自己好像很懂政治。他曾經認為孫文是他的「國父」、也曾在筆記本上寫「中華民國萬萬歲」,看到街頭遊行,總會覺得這群人是社會亂源。柏翰說,高中時有一天,他加了國中補習班的歷史老師的臉書,這位老師的貼文寫說,台灣人應該要去認識蔣渭水、史明、鄭南榕,他在想這些人是誰,開始產生懷疑。17歲時,柏翰去參加公民1985行動聯盟,他發現,年輕人論述這些議題是帶著理想的,為什麼會被批評呢?台灣的遊行很溫和但能夠撼動人心,並且迫使政府改革,台灣的過去也是很多人去做這些事,才有現在的自由,有了這樣的觀察後,柏翰的思想開始逐漸質變。318學運時,他幾乎每天都會去,透過參與這場運動,開始會修正自己的想法。柏翰說,他變成和原生家庭不同,家長當然會覺得「誰教壞我孩子的」,但,「家庭的關係無法切斷,如何共生、去理解他們的想法,是我目前還在學的」。

◾ 「我認同的事情,我爸全部反對」

柏廷的父親曾擔任過軍人,外公則是從福州自衛隊到馬祖自衛隊,1950年才到台灣;阿嬤1935年在台北出生,卻總是自稱是「外省人後代」,柏廷喜歡聽阿嬤故事,雖然阿嬤總說「台北大空襲都是日本人惹的禍」。小時候,爸爸送柏廷一本書「中國歷史全知道」,看完以後還覺得「我們中國人」好可憐。318學運對柏廷是某種程度的小關鍵,當時所有的老師都在罵學生是暴民,只有地理老師說:「我們今天不要上課,我們來談什麼是太陽花學運。」柏廷最大的轉變是2015年18歲時,他遇到柏翰,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偏激!?一次偶然的機會,柏廷在圖書館看了一本《白色恐怖戒嚴時代X檔案》,才對自己自小的認知產生改變,大一大二時開始變的很激進,因為覺得自己好像「覺醒」了,慢慢的,因為喜歡歷史,柏廷讀了很多書,書越看越多,越能理性反思過去所形成的價值觀。現在的柏廷有很深刻的體悟,如果來自所謂「泛藍家庭」,成長背景中又沒有機會讀書的話,很容易一輩子就定型了,然而,在這個不公不義的世代,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們必須不放棄對話跟互相理解,否則便無法共生,至今,他仍持續試著與家人溝通同婚、廢死等等議題。

◾ 「我總是在想,父親是否也曾經壓迫過黨外民主運動的前輩?」

「三石」是他的化名,因為家人從來不願意溝通,他不願讓家人知道自己真正在做的事。三石的外公跟蔣介石來到台灣,母親以前總喊「中華民國萬萬歲」,現在則是「韓國瑜萬萬歲」;父親是職業軍人,待過警備總部的軍法處。三石國小時發生紅衫軍運動,家人喊「倒扁」,他就喊「挺扁」,孩子調皮覺得唱反調很好玩,但下場都是被打一頓。三石的家人認為中華民國是他們的國家,台灣是中華民國的,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竊走中國領土的政權,他們認為蔣介石是偉人,而且一定要尊稱「蔣公」,在家會唱中華民國頌、黨歌(中華民國國歌),三石就只是在旁邊看著。高中的時候,三石開始質疑,「為什麼台灣不是國家,中華民國才是國家?」問了家人,得到的答案都是:「台獨就是台毒」,現在他學乖了,不去談這些。大學時開始意識到,過去的認知有問題,也開始覺得很可怕,不曉得父親是否也曾經壓迫過黨外民主運動前輩?現在的三石,常常戴著口罩上街,當他見到這些前輩時,心裡總是不自覺感到內疚,因為他總是覺得,這是家庭的原罪。

◾「我們是在找一個真相,不是在找一個真理」

四人分享完,楊碧川老師說「沒想到你們這麼坦白」,面對大家的家庭問題,老師鼓勵,「我們是在找一個真相,不是在找一個真理」。他也說,台灣內部有自己的族群矛盾,然而「矛盾」其實是種「共存」的現象,而我們只是太把它兩極化了,矛盾中必定會找到一個新的方式。碧川老師說,我們活在非常荒謬的社會,荒謬的是,我們有政府統治,卻沒有國家,「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不要再受到這種凌虐,『愛國』,究竟是要愛什麼國?」

座談最後有五、六名聽眾也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鄭竹梅鼓勵大家,不論你的家庭背景是什麼,不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不論是藍綠,我們的社會都需要被解放,我們都在這個島上,對未來都有某種同樣的想像,一個人的力量也許很小,眾人的力量很強大。持續地說你的故事、台灣的故事,並且不放棄溝通,「包容」是我們理解彼此最好的姿態。

最新消息

工作排毒

相關書籍

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

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

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

相關文章

行動思想家之路》我的鐵窗青春

2019 「行動思想家之路」系列講座
歷史獨白×公民教育×自由哲學×藝文創作
鄭南榕基金邀...

行動思想家之路》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從社運到政治

2019 「行動思想家之路」系列講座
歷史獨白×公民教育×自由哲學×藝文創作
鄭南榕基金邀...

行動思想家之路》言論自由:消極自由或積極自由?

2019 「行動思想家之路」系列講座
歷史獨白×公民教育×自由哲學×藝文創作
鄭南榕基金邀...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