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來面對 》 林夢媧《潔癖》線上Q&A
「我讀完了,有話想說。能否出來面對?」
讀完一本書,心裡很多想法,但直接跑到作家臉書留言覺得害羞?也沒有時間參加座談會或是看直播討論?
逗點在IG上,為大家準備了線上讀書會,只要在活動期間內留言,逗點作者就會「出來面對」!
炎熱的七月,《潔癖》作者 #林夢媧 來到「出來面對」會客室,即日起至7/25號,只要在下方留言,林夢媧會找時間一一答覆。活動結束後,逗點編輯部也會把問答資訊整理在逗點網站,讓這一段重要的問答集,可以被更多讀者閱讀到。
歡迎每個月與我們共讀一本書,並留下提問。你的想法,是創作者下一本書的基石,也是讓逗點繼續下去的力量。
commabooks:請問作者,閱讀他人作品時,是否也有潔癖呢?自己的創作,是否也受潔癖的影響呢?
A:閱讀的時候沒有特定潔癖。我想就是單純個人喜好,會用前十頁判斷有沒有興趣讀下去。
個人創作則偏好精簡,用節制精準的文字情感,去表現所有內在的說與不說。
commabooks:《潔癖》有一種很直接純粹的衝突感,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對於情感投射的對象,愛恨鮮明,力道很強,不太迂迴。在現實生活中,作者也是這樣火力全開,筆直往前衝嗎?
A:現實生活中的好惡會更明確。沒有到衝的地步,我比較慢,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界線在哪裡,也想好好珍惜那些界線。
poyicle:請問夢媧,妳的夢幻工作是什麼~?
A:工時彈性,同事人好互相有責任感,可以讓我感覺一直學到很多東西,又能讓我活下去且活得不錯的工作,這是理想工作。
如果要說夢幻,可能是我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比如說我今天想上課就能去,想學新的事物就可以學,一邊調整步調工作,一邊還是可以好好生活。這樣看起來好像有點簡單,事實上可能也不難(?),你等等,我出門買一下威力彩(?)
okeeffechen:夢媧有沒有想要挑戰,卻始終不敢踏出一步的創作主題?還有,妳目前會怎樣形容創作,家庭生活與自己呢?
A:主題還好,形式的話是短篇小說,我總是反覆思考,還想不到一個飽滿到能夠毫不猶豫下手的時刻,我想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腦子浮現了一個畫面,是一個人在行走,但走著走著常常被風吹得變得單薄,自己變得太輕的時候要停下來休息,不然會被吹走,或者去追回被風刮走的部分,更多時候是沒有力氣的留在原地等風把自己帶回來一點。
okeeffechen:喜歡妳對於留在原地的形容,真好。
misswhere:寫詩的時候,會因為有潔癖而一直修改嗎?還是就一次到位了?
A:寫詩的時候都是我已經針對這件事思考很久,所以多數是一次到位。
misswhere:另外,你對本書很「反潔癖」的封面有什麼想法?
A:我覺得非常優秀,潔癖不完全是乾淨的意思,潔癖還有一種難以道出的顏色和不能忍受,接近執念又有點差別。用這個封面來表達很符合狀態。
quentin.liao:想問夢媧,《潔癖》的封面是一把叉子,閱讀《潔癖》的時候,最適合邊讀邊吃的食物是什麼?
A:雖然我不會一邊看書一邊吃東西.......但我想沒辦法用叉子吃的,會掉得到處都是的食物應該都很不錯,比如熔岩巧克力或者屑屑超多的餅乾(?)
nymphdroppings:如果必須弄髒一本書,你想弄髒哪一本?(什麼怪問題⋯⋯
A:我老公買的書都可以,我的不行。
flyingwords:現在回想起去拍詩影片的那天,夢媧最有印象的事情是什麼?如果還要拍第二支,你想要怎麼拍?
A:我們在充滿氣味與蚊蟲的廢墟拍攝,樓上住著流浪漢。可以的話第二支影片不要讓大家都累到恍神(笑
yentown:潔癖的封面是叉子,如果有機會改版,封面可能會變成什麼照片?
A:這本詩集第一次開會的時候,設計師小子其實屬意牛排刀,是我先生最後以叉子的多變說服了大家。若有第二版,我想可以考慮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