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從《失物風景》到《夜漫漫》,我們走了多久?
耶!《失物風景》被改編成香港的藝術演出了!
約莫五年前吧,藝術策展人Vanessa蔡宛蓉與我聯繫,說讀了《失物風景》之後,對於裡頭的失眠之苦很有感受,想要透過不同媒介詮釋一番。於是,她邀請了音樂人Olivier加入,《失物風景》變成了一場立時仿效人體睡眠時間長度的深夜音樂會。
今年初,Vanessa再次與我聯繫,說她在疫情結束之後,想要重新詮釋《失物風景》,詢問我是否能夠再度授權文本。「當然好啊!」雖然我們相識不久,但我從先前的合作經驗就知道,Vanessa是一個很優秀的藝術家——就算有千萬種翻轉的創意,也會細膩與原創討論,並在雙方創意交集之後,留下最好的作品。(我自己可能都沒有辦法做到這個程度。)
於是,我們透過幾場視訊會議,還有email的交集,在彼此失眠的夜裡重新思考《失物風景》可能的模樣。但基本上,是我傾聽她的設計,因為我就是授權文本而已,哈哈哈哈。
但這件事對我來說很重要。
一直以來,我對《失物風景》這本書抱持著複雜的情感。雖然身為創作者,我在技術面當然有些把握,但相較於《那些乘客教我的事》有很多「乘客」在裡頭,等於是迷你故事集,《失物風景》幾乎是我的獨角戲,寫的都是我這個普通人的煩惱——我實在好奇,這樣的作品會引起他人共鳴嗎?
但Vanessa透過一次次的策展,說服我,這一個作品是值得的。
這一次,她除了邀請音樂人Olivier重返《失物風景》的記憶現場,還加入燈光設計Bie和場景設計Yanki,加上我的文字(我也偷偷加進了《那些乘客教我的事》還有一點海明威喔),把那些在床上輾轉難眠的時光轉譯成了《夜漫漫》這一齣90分鐘的演出,在香港大館演出。
這場演出的票券,在活動上線後立刻被索取完畢了,希望香港的讀者們會喜歡,更期待有一天,這個節目可以在臺灣成功上演。
感謝知音的安排,也感謝每一位喜愛《失物風景》的讀者,你們的善意我都收下,作為前往乘客系列第三本的能量。期待早日以文字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