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鳳梨的魔力?朱家安去中正大學談電玩哲學,被大大啟發了!
「如果你聽到有人說這本書太淺,代表他還不夠懂哲學」
不是,與談人的工作不是嗆我嗎?這人也太罩了吧?!
上週我到中正哲學星期五發表新書《電玩哲學》,剛拿到博士學位的趙曉傲負責與談。
趙曉傲很喜歡《電玩哲學》,認為這本書為哲學研究者找到許多新的研究題目。他也非常認真,在我們的講座之前,就已經寫了書評批評我在書裡使用思想實驗的方式,以及我對平衡性的分析。
我很高興有人這樣批評,因為這代表這本書裡的論點被視為實質的哲學主張,有得爭論。
去中正哲學星期五發表,就像回到大學時期參加讀書會,報告自己點子然後被砲轟,感覺非常爽快。
例如趙曉傲的看法,他認為哲學家對規則的研究可以為Jesper Juul的分析提供很多有趣的補充:
- Juul主張遊戲的重要條件是要有規則(這一點跟大部分哲學家類似),他進一步主張:當傳統遊戲被改編成電玩,遊戲規則就從「玩家負責維持」,變成「電腦負責維持」。
(最簡單的例子是《大富翁》,在桌遊版本,你需要自己算錢找錢,在電玩版本,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電腦都幫你做好) - 但電腦維持規則的方式非常「防呆」(這是我的措辭),往往直接讓玩家不可能違背規則。若一個平台跳躍遊戲規定你只能跳兩公尺,那你就算按爆手把也不可能跳得更高。
(其他例子包括:許多籃球遊戲根本不讓你帶球走步、象棋遊戲則根本不讓你的馬走直線) - 在這種情況下,照某些哲學分析,這些規則已經不是規則(rule),而是定律(law)。有可能被違反的才叫規則,不然的話就是定律。
- 所以電玩規則其實不是規則而是定律。換句話說,就算規則是遊戲的重要條件,規則也不是電玩的重要條件。
這差別真的是很有趣,我自己寫《電玩哲學》的時候沒意識到。若趙曉傲的看法成立,表示那些研究規則的哲學家提供了一個更精細的分類,讓我們可以把傳統遊戲和電玩之間的差異描述得更明確。
總之,趙曉傲覺得書裡展現了許多哲學發展的潛力,還嫌我寫太少,很多地方沒有繼續往下挖,問說以後有沒有機會出第二版。
下面整理當天討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都很好玩:
- 你討論的遊戲你自己都有玩過嗎?哪來這麼多時間?
- 在演講中,你用「這作品怎樣算是娛樂到我」的條件來區分作品的深度。但藝術作品的效果只有娛樂一種嗎?
- 你引用哲學家看法,主張深度較低的藝術體驗的特色是涉及直接的身體感受而非反思,但許多有深度的作品也提供很多直接的身體感受,這怎麼說?
- 照趙曉傲的說法,要怎樣才算是違反電玩規則?若我用修改器改變程式碼,這算是違規嗎?還是說這算是生成了另一套規則?
- 那,若用開發者意圖之外的方式玩遊戲,算是違反規則嗎?
- 規則要怎麼說明遊戲裡的隨機性?
- 有些電玩玩家自訂 house rule,在Juul框架下,該如何理解這種規則?若你用特定house rule玩遊戲,那你會變成在玩另一個遊戲嗎?
這場次報告,我選的題目是從遊戲獨有的深度去辯護「電玩是一種藝術形式」。
事後覺得我應該選擇講我在書裡對開放世界的分析,這更技術性,有哲學底子的聽眾聽了會更過癮。
現在我手上已經有好幾個現成的內容,如果你在大學或高中開哲學課,歡迎找我去分享~
- 什麼是遊戲?什麼是電玩?
- 電玩是一種藝術形式嗎?
- 電玩的深度該如何測量?
- 什麼是開放世界遊戲?為什麼一些玩家不喜歡公式化開放世界?
- 政治正確和DEI正在限制創作自由嗎?
哲學「非」星期五@中正大學:電玩的本質是什麽
- 時間:2024年10月17日(四)19:00-21:00
- 地點:中正大學文學院R139教室(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 講者:朱家安 |哲學哲學雞蛋糕腦闆 哲學哲學雞蛋糕
- 與談:趙曉傲|中正大學哲學博士
- 主辦:哲學星期五@中正志工團
- 策劃行政:華孟涵/攝影:陳弘煦/海報:陳如新、華孟涵/文案:許銘軒/場地器材:邵佳瀅、莊博瑋、許銘軒/行政協力:柯孟成、陳如新/主持:謝明修
※本活動對所有人開放,無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