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群工作照。(王仁昌攝影,馬立群提供)

您在這裡

「我想要嘗試改變台灣攝影圈的生態」——專訪《一影像》馬立群

1970年生於台中的馬立群,曾在媒體長期任職,為資深攝影記者,同時他也是攝影創作者,《山水形》系列為其代表作。馬立群亦為策展人,2016年他與友人共同籌辦Wonder Foto Day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2018年與兩位好友發起策劃第一屆高雄攝影節,同年他也擔任第一屆台南國際攝影節「攝影上桌」策展。2017年底,馬立群獨力創辦網路新媒體《一影像》,以影片專訪的形式介紹台灣攝影師與紀錄片導演為主。

▉新聞攝影與攝影創作

大學與研究所讀地質、地球科學的馬立群,原本就喜歡拍照,尤其是風景照,他語氣輕柔地講道:「那些美麗的晨昏,讓我流連。」當然一開始他對攝影的概念也僅止於此,畢業後,他在《中國時報》擔任電腦工程師,因為興趣的關係,與攝影記者們交好,而後台灣第一家網路媒體《明日報》風光創立,他也跟著同事們一起赴該公司工作,並轉職為攝影記者,從此開啟馬立群認真對待與思索攝影的契機。

孰料一年後公司就瓦解了,馬立群還感茫然時,《壹週刊》來台,接收了《明日報》的大部分成員,這一安頓就是17年過去,馬立群從年輕記者到數位發展部資深視覺編導、組長以及副理等。數位時代來臨後,從過去的平面攝影轉型為數位影片製作,都需要強烈的學習動力。此同時,他也沒有放棄攝影創作,工作之餘也到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系進修。馬立群說:「我強烈地意識到,只有拍照是不夠的,攝影師需要有更深的思考。」

新聞攝影對馬立群來說也是創作,「每張照片我都希望能夠有自己的觀點放入其中,不單單是拍純粹的新聞畫面而已。說到底,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新聞人,而是對攝影有著熱情。」

至於創作與新聞攝影的不同,馬立群直言精神是共通的,比較是形式上的差異,「新聞終究是單張的,而我後來的創作都比較是系列性的,例如《山水形》、《台中計畫》,都是針對同一個影像主題去做。」

他表示,《山水形》是將歷史文化、風景與中國山水畫鎔鑄,除了靜態照,日後也延伸出動態的錄像版,更接近當代藝術的概念。《台中計畫》則是拍攝他所生長眷村的消失與重劃,馬立群的眼神微露哀戚:「城市一直改變,它的面貌從來不是固定,長時間去看就會發現,看似無機的城市在重建的過程裡,實際上是處於有機的變動。我在拍攝時,對農村的消逝,很是感傷,童年與記憶好像也跟著死去了。」

近期的創作則是馬立群預先將小米監視器設置好,每天上線為母親拍攝一張照片,馬立群說:「原本這個計畫預計拍很多年,想要傳達對父母親多一些關懷的概念。但只拍了2、3個月,因為⋯⋯」他難掩傷心,「今年十一月母親突然走了。當我透過監視器看見急救人員在做CPR時,非常的掙扎,還是拍下那樣的畫面。按下以後,我就崩潰了。真的沒想到會那麼快拍到了母親的最後一天。」

▉《一影像》:攝影師與紀錄片導演

等候馬立群緩過氣後,他方才講起2017年離開《壹週刊》、自創《一影像》平台的緣由。原因有不少:其一是在前公司的最後一年他開始發想並專訪攝影師,製作人物與地方故事的短片,乃至於直播攝影師的對談,這些都更符合他的志趣;其二是多年來的經歷,讓他更看清楚一般人對攝影的侷限認識。馬立群沉聲講道:「台灣其實有不同類型的攝影創作者,包含編導攝影、人文攝影,或者以攝影為主要媒材的當代藝術,都有很大的能量在流動。但整體環境還是花鳥草木自然風景照、沙龍攝影當道,攝影的多元與可能就這樣被抹消了,讓人覺得非常遺憾。」

同為攝影創作者的馬立群,關於台灣攝影師所遭遇的現實障壁,自然有更深的體驗,「台灣攝影師處境非常艱難,常常花了大筆錢辦展覽,但照片卻賣不掉,因為普遍不把攝影作品視為藝術,也就沒有收藏的觀念。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台灣的攝影師真正在做些什麼特別的事。」據馬立群所知,同行要不就是有正職或其他收入,要不就是依靠補助或接案為生,而後他直指核心地說:「簡單來說,攝影師的最大困境,就是沒人知道。」

戴著黑框眼鏡的馬立群,業界稱呼他為「馬爺」,但其實他沒什麼架子,說話的風格緩慢溫和,給人穩重平靜的感覺。唯只要一講起攝影,尤其是台灣攝影界的現狀與困境,馬立群的眼睛立刻像是有小型爆炸,顯然對攝影具備深切熱情,這也是他獨力創辦《一影像》的真實心理,「很多傑出的攝影師,值得被更多人知曉他們的作品。」

初期,《一影像》與《蘋果日報》合作,以影像專欄【好攝片】,每週介紹兩位或一位攝影師的創作,很快就打響了名號。最近,則是會與社會議題較有關連的專訪,授權給專業網路媒體《報導者》上線。

馬立群提到成立《一影像》後,有朋友跟他反映,做攝影師專訪,來來去去最多就做10個人,有什麼意義?馬立群苦笑,「如此回應就可見得台灣攝影師有多麼邊緣,明明有那麼多人,卻被漠視到這種程度。我就是因為這樣,才想嘗試扭轉一般人對攝影的觀念,以及改變台灣攝影圈的生態。」迄今《一影像》已累積達90幾位攝影師,再加上10多位紀錄片導演,總計專訪人數破百。「我希望《一影像》具備影像資料庫的功能,一方面讓人認識攝影師,只有當他們的作品廣為人知,才有後續發展的可能。而另一方面,也是想讓後學者有所借鏡。」

近期,再加入紀錄片導演為受訪對象,也是馬立群慎重思量過後的決定,「台灣的紀錄片也是蓬勃發展的,但情況跟攝影界類似,都是較不為人知,因為上院線播映很難,除了影展和特別場所外,一般人不容易看到。」

▉《街》: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

馬立群強調:「《一影像》是既專業又具有普遍性的媒體,綜合性的平台。」

專訪影片雖是《一影像》的主力,但相關文字紀錄,無論伴隨專訪影片上線的短文抑或深度文字專訪,都是不缺乏的,甚至也曾與香港雜誌《攝影是藝術》合作專欄,向國外推介台灣優異攝影師,包含姚瑞中、吳忠維、李浩等。此外,《一影像》也策劃《一切始於失敗》、《不止,是武俠》、《街》等攝影展,並陸續舉辦各式推廣活動,包含講座和直播等,今年則預計舉辦紀錄片影展,顯然馬立群的動力滿載,持續積極地拓寬台灣攝影師、紀錄片導演的認識介面。

而《街》是一影像與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共同製作的主題式攝影書,收錄了12位攝影師的作品,由馬立群總策劃,並邀請鄧博仁擔任總編輯。他認為《街》某種程度也算是自己的攝影集,畢竟整體發想源自於他,「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單位,但《街》不是街拍而已,而是以街為主題,去凝望城市的生態,甚至看見城市在時間作用下如有生命般的風貌改變。」

《街》採取聯名書的概念,主要是馬立群以為,跨界合作才是生機,「大家都是小眾,如果只固守在自己的領域,相信只會愈來愈艱困吧。」《街》的實體書出版,對馬立群來說亦為《一影像》的另一里程碑,「書與影片的搭配更能夠完整披露作品的精髓。而相較於專訪影片的快速感,或者展覽的限時性,書還是比較能夠慢下來直接觀看各種相片細節的載體,不會轉眼消逝。」

目前,馬立群依舊想要維持《一影像》的獨立性,採訪內容不走營利路線,比較像是為攝影與紀錄片服務。眼光炯炯的他嘴角含笑:「《一影像》並不附屬於其他媒體,但好些人誤會我們是《一条》或《壹週刊》、《蘋果日報》的子單位,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子的。」但馬立群也不排斥各種合作的形式與可能性,包含冠名贊助。馬立群坦承自己還在摸索如何於藝術和市場之間找出《一影像》的生路,畢竟只憑藉熱情,是無法長久的。

 



作者:馬立群
出版:田園城市
定價:550元

《一影像》官網
《一影像》粉絲專頁

最新消息

工作排毒

相關文章

寫小說寫到血尿!再不養生一定GG——小說家沈默的家居日常

▉日常全是武俠,一點都不誇張 武俠人沈默工作的方式,和練功並無二致,早上八點準時起身,風雨無阻地執行每日固定行程,過年過節全視為無物...

「台灣需要哲學。」專訪《画哲學》插畫家Summerise

2018年年底,在只是光影展出的「画什麼哲學?Summerise(夏紹智)插畫展」,以《画哲學: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帥氣!大叔組隊打殭屍,在文明陰影處翩翩起舞!——專訪《捷運X殭屍》主編與作者群

海穹文化的《捷運X殭屍》系列,從2017年出版第1集,至今年再有第3集問世,這個共同宇宙概念的書寫計畫,顯然正持續不斷地開展中,目前...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