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專業的人了
今天回到母校,東華大學,討論曾珍珍老師遺作的出版計畫。原本以為睹物思情會有淡淡哀傷,但反而獲得了很多能量。
跨年後的連續陰冷,加上書展前許多工作的緊迫,總讓人心情悶悶的。桃園上車時,外頭灰噗噗的一陣陰雨,我低頭用手機辦公寫稿,忘了時間。直到窗外世界亮度明顯改變,抬頭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翠綠綿延著的山。我到花蓮了。
搭計程車到東華,女司機誇獎我的頭髮很好看,但她不知道文學院怎麼走,「不好意思,我只知道理工學院。」我告訴她我會帶路,前面左轉,右邊那棟淡咖啡色和紅色的建築物就是了。440塊,沒多大改變的計程車費。
走進去一樣的文學院,我也回到了當初的時空。那時候,我們會在d104上英史、美史,我依稀記得我總是坐在教室的左後方靠窗的位子。翹課是免不了的,偶爾比較乖會想要請假,如今想想,老師們看見那麼蹩腳的請假理由,大概也只是笑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已吧。
關於出版計畫,大約十分鐘就討論完畢,同桌的老師說,出版還是要讓專業的人來。「專業的人?」我在心裡回想這幾年的磨練,那些咬牙撐過的時刻如今可以一笑置之,我也的確算是專業人士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我意識到,如今我也是當初走進教室教導我們文學知識的老師們的年紀,說不定比起某些老師的年紀,還更為年長。
從今天起的二十年,我是否能夠繼續成長,像是我的老師們一樣,透過書本與各式各樣的內容產物,為這個世界繼續貢獻呢?
我還記得當年得知恩師們過世的場景:李永平老師過世的當下,我剛結束一場採訪工作,在捷運上收到了消息,突然想起先前在辦公室加班,而錯過了他病後唯一一場公開演講。而曾珍珍老師過世的時候,我人在辦公室加班,十一二點走出辦公室時,外頭下著雨,我撐傘走過新生南路和平東路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該趕捷運還是搭計程車,還是乾脆一路走到底。
如今想想,那些時刻很不值得,不過也就是如此了。遺憾是大人才能理解的微妙苦楚。
他們離開的時候,留給世界那麼多珍貴的禮物,我多麼希望,未來如果遇到他們,可以笑笑說,老師,我也算是你們贈送給世界的禮物之一吧。
為此,我要抬頭挺胸努力工作,繼續發揮我的專業,把我從每一位老師或重要朋友身上所學到的東西,繼續傳遞出去。而未來,若是遇到委屈或是挫敗,我會學習自己排解,同時練習承擔他人之苦,不為什麼,因為我是專業的人了。
p.s.對,我就是東華幫,白手起家,還會繼續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