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間紙上的史明博物館,生動且容易讓人一秒回到那個時空。」——Mock Mayson讀《革命家的生活寶物》
感謝逗點總編陳夏民寄給我這本好書:「革命家的生活寶物」。
這本書讓我想起最近有一本書叫做「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一本用日常用品與歷史物件來重新詮釋女性歷史的有趣書籍。
平常我所閱讀的歷史書籍都是以一種嚴肅如正史時間線刻劃人物的方式來講述故事。而透過物件來倒推回去它曾經如何被使用或是被創造出來的方式,其實是一種可以讓我們用全新日常角度來重新看待歷史人物的絕佳方式,也可以縮短許多我們一般人跟這些歷史人物之間的距離。
我還記得每次去東京池袋的時候,都會跑去新珍味吃餃子、鍋貼、大滷麵跟啤酒。就算知道經營者早就不是史明歐吉桑,看著這些食物也會感覺歐吉桑好像還在隔壁的廚房料理一樣,這就是一種以物件來回憶或是想像歷史的深刻方式。
「啊,這個我也吃過。」
「我也愛喝那個哩。」
「這個我也用過。」
「那裡我也去過喔。」....
透過這些日常經驗與物品以及場所的共鳴,我們也彷彿跟這些歷史人物身處在同一個時空。我想這也是逗點出版的「革命家的生活寶物」這本書最讓人回味無窮的地方。
這本書列出四十個跟史明息息相關的物件、場所跟行為,包括木刀、鋼筆、大滷麵、炸雞、泳具、坐禪、早稻田紀念磚....來重新描繪史明這樣一個人。沒有沉重的歷史感,也沒有悲傷的閱讀經驗,有的是一種好像跟新朋友認識的新鮮感,配上翁稷安老師精煉的文字與繪師阿諾的精彩插畫,可以讓新朋友快速地以日常的方式認識史明,也可以讓已經瞭解史明的資深讀者們用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史明。
至少對我而言,這樣的閱讀經驗是有趣且新鮮的,有點像是在博物館裡面看到某個陳列的真品,然後想像它們以前是怎麼被使用與製作出來的。「革命家的生活寶物」就像一間紙上的史明博物館,生動且容易讓人一秒回到那個時空。
推薦給各位讀者。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刊登,點此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