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黃頌竹(左),主持:朱家安(右)
2018/03/17
行動思想家之路》自由的必然價值
2018 「行動思想家之路」系列講座 自由哲學×公民教育×海洋歷史×藝文出版 鄭南榕基金邀請重量級的講師,帶領大家深入討論不同議題! |
講題│自由的必然價值
講者│黃頌竹(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
主持│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腦闆)
時間│2018年3月17日(六) 14:00-16:00
地點│鄭南榕紀念館
記錄│鄭以琳
作為人類,其實在活著的每一天都必須思考要採取什麼行動。行動的主體透過自主性,對自己所身處的情境進行分析,而自主性需透過自由的處境、足夠充分多元的資訊選項,以及敏銳的感知目前所處位置中權力關係的運作來確保。
我們的感官依據特定的機制與世界互動,透過思考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在思考的過程中,藉由對自我及外來資訊的了解,會產生碰撞和空間,最後做出的決定,即為自己的「價值」。
因此,自由是價值形成的重要基礎。當我們身處選項備受限制的環境,與事實不符的表述可能成為錯誤判斷的誤差。價值之間也可能產生衝突,為解決此一衝突,我們會做出修正,但是調整的方向會跟個體當下的處境息息相關,處於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之中,個體的自主性將必然遭受腐蝕。
價值是被行動的主體所建構出來的,透過與自己、與外在不斷的對話,這一系列的過程能讓自己覺察自己是如何做出決定的?做決定時的依據是什麼?而這些決定就是創造價值的程序。
相關書籍
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
有人把台灣當作一塊跳板、反共基地,
甚至是海撈一筆就可以揚長而去的藏寶船,
但對更多人而言,
台灣是家,是國,這裡不是一條船。
「坐船心態與深耕心態,
這裡不是一條船,
這裡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土地。」——鄭南榕
對你來說,台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