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八四(啾咪文庫本,收錄導讀、插圖)
規格:
你永遠都不可能知道此時此刻是否有人正監視著你
「全面監控有什麼不好?我又不會做壞事,怕什麼?」
「活在透明社會,人跟人之間沒有祕密,光明磊落不好嗎?」
「讓黨做決定,就不用浪費時間去選擇,不是很有效率?」
你也這樣想嗎?這表示你很有可能已經被「黨」洗腦了。
- 逗點與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合作經典系列第一發!
- 法務部政務次長 黃世杰 專文導讀!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翁稷安 專文導讀作者創作背景!
- 精美!包含漫畫家 阿諾 的八張精美插圖!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一九八四》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於一九四九年發表的作品,與《我們》、《美麗新世界》並列為西方科幻三大反烏托邦小說;是一本鉅細靡遺的全民洗腦教科書,也是一封獻給良知者的警告信。
「我們能控制物質,是因為我們控制了心靈。現實是在人的頭顱裡頭發生的。你會一點一點慢慢學會,溫斯頓,沒有任何事是我們做不到的。隱形、漂浮――任何事都行。只要我想要,我現在就能像肥皂泡泡一樣飄離地面,但我不想要,因為黨也不想要我這樣做。」
「家庭制度實質上變成了思想警察情報體系的延伸。黨靠著這種方式在每一個人身邊都安插了潛在的告密者,不僅與目標日夜共處,還能深入他們的內心。」
歐威爾筆下的一九八四年,世界被瓜分成大三強權――大洋國、歐亞國與東亞國。政府以全面的監控來管制人民,甚至竄改過往紀錄,藉以控制思想。主角史密斯.溫斯頓任職「真相部」紀錄局,負責竄改官方紀錄中任何與「黨」精神不符的資訊。他熱愛他的工作,卻痛恨這個社會,遂決定私下進行一場小小的革命,卻不知道「老大哥始終看著你」……活在思想自由都「不可能」的世界,你要堅定反叛,還是苟且偷生?
好評推薦:
- 「此刻閱讀《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關於極權主義的幽閉恐怖寓言――仍令人震驚。」――BBC
- 「政治動盪時,不同世代的求助對象。」――《衛報》
- 「儘管時代不同了,當初喬治.歐威爾所擔心的事卻絲毫未變。」――《紐約時報》
- 「在『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言論之後,奧威爾的《1984》銷量激增......眼下激發的民族焦慮最大受益者,是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哥倫比亞日報》
本書特點:
- 屬於科幻迷的反烏托邦經典全新譯本――收錄全新導讀、插圖!
- 精準預言當代獨裁政權的手段:全面監控、竄改歷史、思想控制。
- 奠定科幻反烏托邦類型的二十世紀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之一。
- 村上春樹長篇小說《1Q84》的原點!
- 俄羅斯Chitai-Gorod連鎖書店2023年銷售前十名,也是被盜書籍冠軍!
作者簡介: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
「掌握過去者,掌握未來;掌握現在者,掌握過去。」
本名艾瑞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英國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記者。出生於英屬印度,因家境困頓,回英後只能就讀體制嚴格的私立寄宿學校;獲得獎學金後進入著名的伊頓公學。中學畢業後,因家裡無法支助其大學學費,考取公務員前往英屬緬甸擔任殖民警察。西班牙內戰期間,歐威爾與第一任妻子艾琳(Eileen)積極協助西班牙共和軍;二戰爆發後,兩人回到倫敦,艾琳在新聞部審查司工作,歐威爾則在幾年後加入英國國民軍。
早年的貧困生活與殖民地經歷,讓歐威爾得以洞察極權主義統治的問題,並在思想上支持民主社會主義。歐威爾將其在英屬緬甸的經驗寫成《緬甸歲月》、以參與西班牙內戰的經驗寫成《向加泰隆尼亞致敬》;生活最後出版的兩本作品:《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則總和了他對殖民、極權的觀察而完成。
譯者簡介:
蔣義
臺大外文系、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畢業。譯有《錯置臺北城》(合譯)、《我只是改變地址:葛理翰:榮耀的先知》(合譯)、《邁爾士.戴維斯自傳:爵士巨擘的咆哮人生》(合譯)、《梅西:百轉千變的足球王者》、《最後25場告別講道》等書。
目次:
編輯室報告:離我們越來越近的《一九八四》 馬立軒(逗點文創結社特約編輯)
書寫暴政的人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導讀:脈絡中的《一九八四》 黃世杰(法務部政務次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附錄:新文語法總論
譯後記:譯所當譯,愛所當愛——《一九八四》譯後重思——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