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照片:陳夏民拍攝

您在這裡

拿捏文本的骨架與血肉——紀州庵文學森林編輯實務工作坊側記

◆周俊成、張爾雅 記錄整理
紀州庵文學森林 照片提供

盛夏,紀州庵文學森林已經連續舉辦三年「紀州庵高中校刊競賽展」,每年都吸引到許多喜好藝文、關注刊物編輯的高中學子們參與。今年的紀州庵依然聚集了三十餘所高中校刊社,一同協力展出高校生們投注青春編撰的刊物。除了校刊展示外,紀州庵於8月11日至12日,舉辦「編輯實務工作坊」,以採訪、設計、編輯等三要素為主軸,邀請業界名師帶領學員們,一同參與一本刊物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

李筱涵:如何說好一個人與書的故事——人物專訪訣竅分享

如何第一次採訪就上手?李筱涵老師以自身經驗領著學員們踏入採訪之徑。

課程一開始,筱涵老師便展現採訪的祕訣──「在有限的篇幅提供最多的資訊」。她透過PPT的封面設計,告訴學員採訪人物的核心概念,即是將受訪者以彩色的方式呈現,凸顯他的人物性格;將自己以黑白的方式登場,如攝影機一般讓讀者看見受訪者的樣貌。

至於訪綱該如何寫呢?筱涵指出,訪綱的性質即是以極短的關鍵提問讓對方說出更多的內容,所以我們在專訪前首先要熟讀受訪者以往的生活經驗、作品、新書內容,從中獲取關鍵問題並交織在訪綱中。

其次,訪問者需要事先了解採訪稿的形式。如果是文章型的訪談稿,訪問者在擬訪綱時應同時思考文章的雛形與結構。這類型的訪問彈性較大,比較能完整地側寫對方的狀態。至於問答型的訪談,提問則應該盡可能地精確。這類型的訪談雖然較能凸顯對話的特殊性,但礙於字數限制,保留對方的對話的同時,訪問者修飾的空間也相對降低。

筱涵另外指出,訪問者提問的同時也可以善用「腦內圖書館」,依據作家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作者最新發表的書、他目前的狀態、下一個創作機會或未來構想等板塊,將提問區分為過去、現在、未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受訪人的經歷。

課程最後筱涵也提醒,採訪的機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採訪者要先讓自己被注意,才有機會進入業界。首要之事便是「別怕退稿!」,不論是各大文學獎或是媒體平台,只要能精進文字能力並多投,這些機會都將成為訪問者的入門磚。


李筱涵。

陳又津:我們與採訪的距離——坐下寫稿 

擁有多年採訪經驗的陳又津談及非虛構寫作的方法時,將其分作三個部分:邀訪、採訪與坐下寫稿。她特別強調「最重要、最會把人逼瘋」的部分莫過於坐下寫稿,因為這個環節實際上集小說、散文、劇本等各式創作技巧於一身。

陳又津指出,採訪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可以準備人稱「田野三寶」的錄音、逐字稿、授權書。錄音是為了方便採訪者事後進行確認,有其必要性,不過錄音之前須先告知對方以示尊重,並協助對方減輕心理壓力。逐字稿是把雙面刃,在幫助自己確認對方語意的同時,也容易耗費有限的稿件字數,須謹慎使用。至於授權書,則是為了在發表前獲得對方的同意,也是對受訪人的尊重。

在採訪以前,有幾點提醒,除了田野三寶,也要記得事先閱讀相關的書籍、報導或影片資料,協助自身建立場景。採訪時不用擔心問笨問題,可以先擬三十至五十道問題,以便現場提問。另外也可以選擇事先電訪對方,或是側訪他身邊的人,藉此預先了解對方的互動模式。如果採訪時間不夠,或許可以多次參加對方的活動,讓對方有機會對你敞開心胸。

進行訪談的當下,建議請一位伙伴在現場協助,採訪後也可以互相交流意見。至於採訪地點,她認為也不一定要在咖啡廳,一個熟悉的空間反而能讓採訪的效果更理想。「採訪時最重要的是懷抱善意!」陳又津強調,採訪者訪問時不妨多站在對方立場思考,或許能從中獲得獨特的回饋。


陳又津。

黃子欽:現代民俗編輯法——民俗生活的再挖掘

黃子欽老師自民俗的角度切入,帶領學員們回顧明治維新以降百餘年編輯裝禎的發展。

這門課程的內容分為四部分。首先是「日本西化.裝飾藝術」,提到日本自明治維新全盤西化後,自西方取經,使得裝幀技巧、設計產生變化。從風俗畫報便能看出西、日技法混合,充滿活潑、生動的意趣。接著,黃老師以「消費生活.摩登圖案」說明三○年代時,日本同步接受了西方「新藝術(ARTDECO)」,幾何圖案的裝飾風格,尤影響了當時具有消費動能的東京、上海。

「殖民.櫥窗展示」部分,旨在闡述台灣的現代化大部分源於日治時期的學習、模仿;而櫥窗即是一種展示,台灣日治時期的民俗刊物像是殖民櫥窗,充滿濃郁的手工藝術質地,並逐漸從中摸索出自己的方向感。課程尾聲,老師於「台灣七○年代文化造型」部分,說明台灣一九七○年代開始將攝影應用於裝幀設計,例如《雄獅》與《漢聲》雜誌將民俗器物當作文化造型經營,風格強烈。

老師最後說到,求新求好的現代生活裡,人們被迫不斷地加速,而這樣高速的過程中容易失焦,老師期望透過民俗生活的方式重新尋找焦點,即是,找到觀看生活的嶄新方式。


黃子欽。

楊宗翰:文藝編輯——從概念到實踐

「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很愛說自己是『小編』?身為編輯明明很厲害呀!」楊宗翰驕傲地說出一個時代的「大編輯」如何影響世界,讓讀者視野更寬廣。同時他勉勵學員提煉自己,成為知識的愛好者、作家的聆聽者、作品的決斷者、生活的善交者。

他指出,想成為文藝刊物編輯,確實需要點滿各種技能。身為「大編」的最終目標,是深刻理解編輯工作的主旨後,讓想像力的精靈穿針引線,帶領讀著進入耳目一新的世界。因此編輯需要持續學習,並且隨時練習圖文整合的能力。

楊老師以《秋刀魚》雜誌為例,說明一本雜誌的誕生並不容易。《秋刀魚》創刊目的是要做出連日本人都好奇的雜誌。當中展現了數位時代對紙本的眷戀,讓讀者享受翻閱雜誌的慢速閱讀快感。無論刊名、字體的訂定、主題配置、美術形式等,一本薄薄的雜誌就能看見編輯深厚功夫的展現。

楊宗翰說:「創作需要孤獨,編輯則依賴夥伴」,鼓勵學員平常要經營好自己的「人脈存摺」,透過接觸不同領域的人,讓眼界更寬。因此編輯可不是呆坐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還要熱愛生活,懷抱對事物的好奇心,才能時時灌注新意讓雜誌茁壯。

數位科技時代或許讓很多產業迎來了夕陽西下,但是落日編輯並不存在,因為只要有資料的需求,就有編輯存在的必要。


楊宗翰。

陳夏民:從Word檔到一本書——一本書的流程

「別叫我老師吧!叫我夏民。」陳夏民一派輕鬆模樣,但談起自身的多重身分和豐富閱歷,目光篤定而真誠。他用「搞定內容」、「搞定形式」、「搞定通路」三步驟,讓學員清楚編輯的流程。

編輯書的第一步是擬定企畫題材、找行銷點。夏民分享發想《女神自助餐》的編排,說明一個編輯如何在清楚作品內容後,透過排列組合更改故事的調性,讓整部書的張力更足。他也傳授「移動標籤」的獨門祕方,指出建立閱讀flow將有助於作品的編排骨架。「不懂得刪減的編輯才不是好編輯呢!」透過編輯適度的增刪修改,能砥礪作者創造佳作。

搞定內容以後,接著開始緊鑼密鼓地召開封面與行銷會議。「有效率地用刪減法,別天馬行空。」陳夏民認為編輯一方面要在封面提案和內文入版的階段發揮創意,但同時還要具備細心的火眼金睛,趕在送印前完成所有的錯誤校定,擔任為作者作品把關的門神。

迎來最後一個「搞定」,夏民露出一笑「這可是我最擅長的呢!」,想搞定通路、行銷,就要打好彼此關係,才方便推廣。行銷之際也要瞄準族群別亂槍打鳥,在對的方向讓觸及增廣。網上資源繁多,身為聰明的閱聽人要懂得創造出一個地方收集資源,抑制「資訊垃圾」的成長。


陳夏民。

蔡南昇:刊物封面設計與訊息整合

為什麼有些版面看起來就是比較賞心悅目呢?蔡老師用豐富的例子,理性地分析版面觸動感性的祕密。老師指出,好的版面能精確傳達某種氛圍,只要能掌握住「格調」與「吸引要素」,就能讓版面質感大升!

格調種類有「實用型」、「隨和型」、「精神型」,不管是商品型錄或時尚旅遊雜誌,單靠圖文結合方式的不同就能營造出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覺。在這些吸引讀者的要素中,老師認為最重要的是「視覺度」、「圖版率」和「跳躍率」。蔡老師以一疊照片集結成的版面為例,說明排版中「同類相吸」的道理。無論照片裡的風景多優美,大部分讀者都會先被人物的眼眸或是臉龐照所吸引。而圖版率、跳躍率都是強調圖文間的平衡,以適度的留白達成「無聲勝有聲」之效。

老師指出,想創造出不落窠臼,又自然合理的版面設計,祕訣是四大創造法則:明確主題、分開副主題、群化、創造個性。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老師分享設計金馬獎刊物的寶貴經驗,帶領大家進入他設計的思想漩渦中,「金馬獎有那麼多人像,那麼多資訊,編排真的不簡單!」因此他首先掌握整體氣場,定出中心元素,選用「光芒」意象來貫串;接著面對令人頭疼的大量獎項資訊,他思考版面的強弱分別、以落版的位置來創造出閱讀節奏的韻律感。如此,書籍設計師是用版面說故事的詩人、音樂家。 

數位再怎樣進步也無法取代的紙張手感,老師細心介紹各種紙類的質地和裝訂注意事項,還傳授速成的「直覺」編排術。美的感受或許見仁見智,但透過設計便能整理出規律,用版面說故事,最終形成感性與理性相輔相成的作品。


蔡南昇。

結語

因為紙本刊物的產業逐漸沒落,「編輯實務工作坊」課程中,有參與學員擔心至今學習相關的知識會落後於時代。擔任系列課程導師的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楊宗翰回覆說,也許「紙本」刊物會隨著時代科技進步而改變閱讀的載體,但人類對於知識及資訊的渴求,並不會衰減,編輯因此永遠有存在的意義。

透過這次「編輯實務工作坊」學員們,除了增進刊物編輯的基本知識,也啟發他們對於未來刊物的想像。刊物不會被時代淘汰,只要仍然有人存在,有吸收資訊與內容的需求,刊物編輯會跟著持續傳承。

  • 周俊成,嘉義人,淡大中文系畢業。曾任微光現代詩社社長,現為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
  • 張爾雅,東吳中文 。十三經的爾雅,出版社的爾雅,溫文爾雅的爾雅。美食殺手,興趣富翁,仍在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儲存閃亮亮能量。

本文收錄於《文訊》雜誌419期( 2020.9)
封面專題「從BBS到WWW,台灣網路文學的未來昔日」。

 

最新消息

工作排毒

相關書籍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

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

相關文章

【東南亞讀書會】一人一書,聊聊東南亞——陳夏民╳沈嘉悅 看見最親近的陌生人

2019年2月11日,國際書展期間,《文訊》雜誌編輯部邀請逗點文創陳夏民、遠流出版沈嘉悅針對各自的東南亞出版品,進行一場「認識你我最...

那天下午,我坐上開往群島的紅VAN——胡晴舫╳Mr.Pizza:小說家的雙城對話

時序回到七月中,那時氣候炎熱,《把砒霜留給自己》作者Mr. Pizza來到臺灣,與先前長期旅居香港、剛推出小說《群島》的胡晴舫,兩人...

被小說耽誤的詩人——王聰威與伊格言的詩對談

那是一個平常的上班日。午後我來到讀字書店,為晚上兩位「詩人小說家」的對談做點事前的閱讀準備。原來以為只要為對談側記,可以把自己當作人...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