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問她:『那妳知道,有感覺,是什麼感覺了嗎?』」——周婕敏讀《藝術之子》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大家,讀後感可能會爆雷,請斟酌閱讀。
帶隊讀者003: 周婕敏(高中國文教師) 閱讀作品:黃郁晴《藝術之子》 關鍵字:#記錄 |
所有排練日誌都被撒在空中,一張又一張的白紙,無字天書。——《藝術之子》
戲的上半場,排演助理宛綺的文字記錄,需要經過一諾的監視修改才算數。記錄裡的「感覺」不屬於靜芳自身,那是一諾的感覺。他的感覺才是「正確的」,暴烈、激情,混沌不明。然而靜芳、予棠的慌亂與不知所措,再真實卻無法被記錄,遑論張貼於排練場牆上。一諾藉由「工作坊」模糊靜芳身心界線,攝影機如實記錄,而宛綺是見證者。一諾問宛綺:「那妳知道,有感覺,是什麼感覺了嗎?」同樣,是一諾的感覺。
當靜芳恍若被催眠,自身的感受能力被消失,下一步,就是性的侵犯。
靜芳/靜影原以為影像記錄能揭露一切,然而宛綺堅持要給一諾看過,又怕心蕾受傷而不願交出,重複的台詞「妳/她/我為什麼不幫我們」呈現了這份記錄被控制因而「無聲」的狀態。此外,反白的、隱藏的排練日誌,是宛綺噤聲的過程記錄。宛綺寫著:「他弄痛我,而我因此道謝。」全選,刪除,記錄銷聲匿跡。
戲的下半場,淑芬(靜芳)收拾撒落一地的白紙,無以言說的聲音仍會找到縫隙再現。淑芬之子愷愷拿出手機拍攝小山房讀書會,倖存者放聲朗讀書中關於性侵受創的文句,穿透現實,讓一諾的黑影與暴行漸漸浮現在予棠眼中。朗讀彷彿咒語,牢牢釘住予棠、靜芳、宛綺都受到一諾性侵的事實。劇末,淑芬大篇幅的獨白,找回自己的感受、渴望與能動性:「背叛劇場很痛苦,但我更沒有辦法背叛我自己。」一張又一張的白紙,終究有字,終究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