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23
文學是體會的虛擬實境——謝凱特短評《南方從來不下雪》
◎謝凱特
最近有個廣告內容拍攝自一九五五年迄今的台灣大事,比方戒嚴、白色恐怖、八七水災、美援、退出聯合國、解嚴、開放報禁黨禁、921、SARS。有些曾經經歷,有些只能從資料閱讀中揣想,未曾涉足的我已經難以體會當下人們的心境,要勉強自己說「可以體會」是僭越了真實的界線,猶如安慰一個傷心欲絕的人拍拍肩膀說「我都了解」。
近來也有不少大事發生,學運、公投、大選,甚至是最近的疫情。人們在這些事件中僅只是想著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卻沒意識到,自己同時也扮演了歷史裡的某個角色。
從個人到眾人,小我到全體,每一個我都在這一在經歷的事件中集結成我們。「我們」是誰?「我們」是怎樣的一群人?這些「我們」不見得是生活中某個相識的人,有時僅只是錯身而過,或是網路上一瞥即逝的一張頭貼。
當事件發生時,許多及時反饋影響事情走向,然而文學在做什麼呢?文學常是那個觀望許久,最後再現歷史中人感受的慢車吧。不過就因為慢,它總是能補綴那些缺失的觀點。當人惑限於當下,以為當下是谷底,卻不知道真正的谷底,是還沒到來?還是早已經離開谷底,抬頭卻覺得自己還深陷深淵。
這塊土地上的故事比想像的多,我們願不願意去看而已。
《南方從來不下雪》便是小說家送給讀者最好的觀看真實的眼睛,文學是體會的虛擬實境。
本文經作家謝凱特授權刊登,點此閱讀原文(照片攝於台中新手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