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故事
除了一本本好書,逗點編輯室也為大家準備了許多精彩的文章與報導。無論你是否讀過逗點的書,這裡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為你精心設計的延伸閱讀。閱讀,沒有句點,從現在開始吧。

「藝術裡能不能包含巧言令色的部分?」——楊子霈讀《藝術之子》
2025/04/08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
「想要引用鄭南榕,請別忘了除了『言論自由』之外,還有『台灣獨立』的主張。」——Mock Mayson讀《認識鄭南榕》
2025/04/01今天要來介紹這本書:「認識鄭南榕」。(鄭南榕基金會主編,逗點文創出版。)
最近因為部分中國配偶主張使用武力侵略台灣的恐嚇言論而要被依法遣送回...
「像一間紙上的史明博物館,生動且容易讓人一秒回到那個時空。」——Mock Mayson讀《革命家的生活寶物》
2025/04/01感謝逗點總編陳夏民寄給我這本好書:「革命家的生活寶物」。
這本書讓我想起最近有一本書叫做「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他問她:『那妳知道,有感覺,是什麼感覺了嗎?』」——周婕敏讀《藝術之子》
2025/04/01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

「在#MeToo 的傘外,多淋一下雨。」——宋文郁讀《藝術之子》
2025/03/24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

「在劇場,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謝瑜真讀《藝術之子》
2025/03/18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
「藝術的語言被反省,革命的語言被反省,療癒的語言被反省,沉默的語言被反省。」——吳俞萱讀《藝術之子》
2025/03/10藝術的語言被反省,革命的語言被反省,療癒的語言被反省,沉默的語言被反省――劇本《藝術之子》最吸引我,或說,最令我痛苦的,是作者黃郁晴打造了幾...

自由副刊【愛讀書】:《藝術之子》
2025/02/19為藝術犧牲,究竟需要犧牲到什麼地步才算數?甚至被有心者當成擴大權勢空間的利器?戲劇編導黃郁晴(1985-)劇作《藝術之子》犀利直指「#MeT...
自由副刊【愛讀書】:《迷信的無神論者》
2025/02/14繼上一本《失物風景》凝視自我、聚焦礦藏心事的作品。陳夏民(1980-)再交出有別於工作書寫的文集,寫出步入中年所有的哀樂起伏。書名描繪自己既...
「我活在『可能性』之中。」——《成為企劃人》作者李惠貞談《做書的人》
2024/07/29一直覺得訪談書要寫得好並不容易,需要訪談者與受訪者有相同的投入,重點才不會在鋪陳和贅述中被稀釋。《做書的人》因此令我驚喜,先不提原本就對這個...
自由副刊【愛讀書】:《做書的人》
2024/07/03由陳夏民企畫,韓文譯者陳雨汝採訪撰文,廖建華親臨韓國走訪如春日警鈴、第二提綱、概念誌、一頁出版、悠悠出版社、動詞出版等十間獨立出版社,以文字...

自由副刊【愛讀書】:《工作排毒》
2024/02/15近年大玩跨界的出版人陳夏民(1980-),被鑲上熱血、熱情、熱愛等關鍵字,甚至被江湖譽為「出版界的原子小金剛」,但也因為將生活成就與快樂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