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故事

除了一本本好書,逗點編輯室也為大家準備了許多精彩的文章與報導。無論你是否讀過逗點的書,這裡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為你精心設計的延伸閱讀。閱讀,沒有句點,從現在開始吧。

「在#MeToo 的傘外,多淋一下雨。」——宋文郁讀《藝術之子》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

「在劇場,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謝瑜真讀《藝術之子》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

「藝術的語言被反省,革命的語言被反省,療癒的語言被反省,沉默的語言被反省。」——吳俞萱讀《藝術之子》

藝術的語言被反省,革命的語言被反省,療癒的語言被反省,沉默的語言被反省――劇本《藝術之子》最吸引我,或說,最令我痛苦的,是作者黃郁晴打造了幾...

自由副刊【愛讀書】:《藝術之子》

為藝術犧牲,究竟需要犧牲到什麼地步才算數?甚至被有心者當成擴大權勢空間的利器?戲劇編導黃郁晴(1985-)劇作《藝術之子》犀利直指「#MeT...

自由副刊【愛讀書】:《迷信的無神論者》

繼上一本《失物風景》凝視自我、聚焦礦藏心事的作品。陳夏民(1980-)再交出有別於工作書寫的文集,寫出步入中年所有的哀樂起伏。書名描繪自己既...

「我活在『可能性』之中。」——《成為企劃人》作者李惠貞談《做書的人》

一直覺得訪談書要寫得好並不容易,需要訪談者與受訪者有相同的投入,重點才不會在鋪陳和贅述中被稀釋。《做書的人》因此令我驚喜,先不提原本就對這個...

自由副刊【愛讀書】:《做書的人》

由陳夏民企畫,韓文譯者陳雨汝採訪撰文,廖建華親臨韓國走訪如春日警鈴、第二提綱、概念誌、一頁出版、悠悠出版社、動詞出版等十間獨立出版社,以文字...

自由副刊【愛讀書】:《工作排毒》

近年大玩跨界的出版人陳夏民(1980-),被鑲上熱血、熱情、熱愛等關鍵字,甚至被江湖譽為「出版界的原子小金剛」,但也因為將生活成就與快樂與無...

如何表現卻不濫情——煮雪的人評《原爆詩集》

2011年初訪廣島,我在平和紀念公園看見一塊峠三吉詩碑,上面刻的是《原爆詩集》的序詩:「把爸爸還來 把媽媽還來/把老人家還來/把小孩還來/把...

太宰治,愛的惡搞無極限——作家劉芷妤讀《越級申訴》

●文:劉芷妤 承襲獨特太宰式幽默碎念風格,繼東方童話翻案作《御伽草紙》之後,逗點文創結社於今年六月推出「那麼愛自殺,不是應該很憂鬱?」的太宰...

超能的水滸,末日的武俠——小說家林峰毅談《超能水滸》沈默

攝影:葉飛 寫作的怪物與他的信念 身為一個平凡的小說作者如我,自然常有寫不出來或者不想動筆的感覺,這種時候你免不了會和他人分享諸多狀況(各種...

自由副刊【愛讀書】:《停下來的書店》

出身書店世家的夏琳,1960至1980年代之間,其家族長輩曾在高雄五福四路上同時間經營三家書店,占據她童年的大部分生活。如今,繼續在桃園南崁...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