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Luc(黃郁晴提供)

延伸閱讀書單》煉就藝術之子的十本書

《藝術之子》的編導創作,最初源起於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計畫以及一整年的#MeToo讀書會;林奕含的小說是原點、拆解契訶夫文本是作者對劇場教育養成經驗的重新面對、赫曼的研究成為劇中人的養分。這份書單是回過頭檢視的再精選,性平之路邀請讀者一起繼續前行。

  1.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已經插進去的,拔出來又如何?——最美的文字與最髒的人性並陳,點燃台灣#MeToo運動至今,天邊最亮的那顆星。
  2. 契訶夫《海鷗
    想當女演員的鄉間少女,離鄉背井在大城市追尋藝術與愛情的路上雙重失足,直到她明白她只為了自己而演出。
  3. 契訶夫《凡尼亞舅舅
    人生來到下半輩子,面對生命的磨難、被至親利用的苦澀、無力完成的夢想,不如繼續相信:做個好人好事代表,待蒙主寵召之際終將獲得平反吧!對吧?
  4. Judith Herman《創傷與復原
    近幾年「創傷」、「療癒」成為熱門關鍵字,人人好像都懂一點什麼,可以對有傷之人說上幾句,不過淪為一陣流行或停留在某種一知半解都很危險。請讀這本創傷經典之書,從真正的理解開始。
  5. 伊藤詩織《黑箱
    作為性暴力受害者,以記者身分寫書、拍紀錄片,是她維持生命尊嚴的方式!紀錄片《黑箱日記》甫入圍奧斯卡,全日本卻還沒有一個片商敢引進!
  6. 李懷瑜Winnie M. Li《生命暗章
    作者以自身遭遇性侵害經驗為藍本,卻更進一步虛構了「加害者」視角,試圖掙脫一己傷痛,轉向對這個社會結構提問的勇敢之作。
  7. 清水潔《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一個女孩要如何被殺三次?除了生命的消逝,警政系統、媒體報導居然都讓她「再度死亡」。三流週刊記者憑一己之力熱血調查事件全貌,整本書宛若一部商業鉅片般精彩,很不幸的卻全是真相。
  8. T. Christian Miller & Ken Armstrong《謊報
    「我被性侵了。」家人不相信、朋友不相信、警察不相信,最後竟然還要吃上官司。直到另一州的女警合力抓到犯人,才在硬碟中看見「謊報者」的照片。此真實事件亦翻拍為影集《難,置信》,同步推薦!
  9.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
    女神?女權?厭女情結無處不在,但只要一被點出來就是危害(父權)社會。作者用她輕靈的仙女「筆」在故事與故事間穿梭,將那些不易察覺的痕跡連結成線、成面。
  10. Thordis Elva & Thomas Stranger《寬宥之南
    「寬宥」、「原諒」這些詞彙聽起來是那麼溫暖而明亮,然而這本由受害者與加害者「合寫」的不可思議之書,令人驚覺所謂的原諒、和解,其過程之恐怖程度絕對不亞於發生傷害的當下以及後來的歲歲年年……

相關書籍

藝術之子

「藝術永垂不朽,藝術插入她身體裡的傷口,也是。」 劇場裡,她就像契訶夫《海鷗》裡的妮娜,渴望成為一個偉大的女演員,為此她竭盡全力,不怕吃苦,甚至離家住在排練場的一角。

凡尼亞舅舅(啾咪文庫本)

第94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在車上》劇中劇‧原著劇本

女神自助餐

什麼東西都不能傷害她的女兒, 連女兒自己也一樣! …… 本書情節並非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我很遺憾

相關文章

「藝術裡能不能包含巧言令色的部分?」——楊子霈讀《藝術之子》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

「他問她:『那妳知道,有感覺,是什麼感覺了嗎?』」——周婕敏讀《藝術之子》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

「在#MeToo 的傘外,多淋一下雨。」——宋文郁讀《藝術之子》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

「在劇場,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謝瑜真讀《藝術之子》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

黃郁晴「延遲的傷: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書寫」瑯嬛書屋演講側記

時間| 2025.03.30 14:00
地點| 瑯嬛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
作者黃郁晴以去年發生於法國的一樁性侵害案例為開場。一位男性長期反覆對妻子下藥,讓數十名陌生男子得以在她昏迷時性侵她。事件曝光後,這...

延伸閱讀書單》煉就藝術之子的十本書

《藝術之子》的編導創作,最初源起於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計畫以及一整年的#MeToo讀書會;林奕含的小說是原點、拆解契訶夫文本是作者對...
攝影:Luc(黃郁晴提供)

延伸閱讀歌單》我就是我自己的藝術之子

談了一場戀愛,對方是大藝術家。親密關係暴力中遭受種種創傷,以為這輩子對人性再也無法抱持任何希望,但或許有天哭著哭著就笑了,漸漸體會真...

online 女子讀書會001》黃郁晴《藝術之子》

噹噹噹,逗點全新單元~online女子讀書會!
讀完一本書,我們用文字交換觀點。 書買了沒有讀,覺得壓力山大?放輕鬆,讀...

出來面對 》 黃郁晴《藝術之子》線上Q&A

「我讀完了,有話想說。能否出來面對?」 讀完一本書,心裡很多想法,但直接跑到作家臉書留言覺得害羞?也沒有時間參加座談會或是看直播討論...

「在什麼狀況下你會說謊?」——劇場藝術工作者黃郁晴的普魯斯特問卷

黃郁晴是戲劇學系的副教授,長期在戲劇界耕耘,能演能編能導,是非常優秀的創作者。《藝術之子》是她擔任兩廳院2021-2022駐館藝術家...

「藝術的語言被反省,革命的語言被反省,療癒的語言被反省,沉默的語言被反省。」——吳俞萱讀《藝術之子》

藝術的語言被反省,革命的語言被反省,療癒的語言被反省,沉默的語言被反省――劇本《藝術之子》最吸引我,或說,最令我痛苦的,是作者黃郁晴...

自由副刊【愛讀書】:《藝術之子》

為藝術犧牲,究竟需要犧牲到什麼地步才算數?甚至被有心者當成擴大權勢空間的利器?戲劇編導黃郁晴(1985-)劇作《藝術之子》犀利直指「...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藝術之子》」講座順利結束!送上現場照片集!

時間| 2025.03.10 11:50
感謝讀者的熱情參與,「延遲的傷: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書寫——從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孕育出的《藝術之子》」順利結束。如果錯過了今天的...

如果有些傷害無法痊癒,那是我的問題嗎? feat. 黃郁晴(《藝術之子》編導) |【逗點學校】第58集

學習,沒有句點。逗點學校,上課了!
今天是哪一位老師來分享呢? 黃郁晴:「我自己對於創傷、療癒、復原想傳達給觀眾的,...

「破繭之聲」推薦書單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_增訂版
作者:林奕含
出版:游擊文化 勇敢發聲:揭發日本自衛隊性暴力黑幕的戰鬥紀實 ...

「破繭之聲」核心書單

「破繭之聲:撕裂沉默的勇氣」 在看似平靜的社會表層下,隱藏著數不清的傷痕與無聲的呼救。 性別、權力、慣性與沉默交織出一個變態的日常,...

「破繭之聲」活動布告欄

▶︎ 與房思琪一起重新出發-Giloo紀實影音 X 游擊文化 線上影展
線上影展:https://giloo.ist/z...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